進階班以及各項課程注意事項
記得去留言版看看有沒有新的公告留言喔!

目前分類:物件的描述練習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花盆

暗紅色的塑膠製品,裡頭填滿了黑棕色的泥土,泥土的表層散落著三、四粒紅白小湯圓大小般的深棕色固體肥料,上頭有一大叢枝葉不斷抽生的白花火鶴,生意盎然綠壓壓的一片,從上方望下即可發現花盆已完全隱蔽。

最為普通常見的錐柱狀花盆,是多年前購買這盆摘時所附的。盆身與植株原是一比一的比例,現下已不及上方植株一半的高度。多年來除了一次長期旅行被寄放外,一直穩穩地立在陽台處的鐵杆窗台上;偶爾風勢稍大吹動了全部的葉片,也就只有整叢搖擺迴盪,花盆是沒有絲毫位移,儘管就視覺比例上不太協調。

在綠葉、黑土,與塑膠所凝聚的明顯色塊之外,隨處可見的是略白泛青似線頭遺留在裙褲般的細根。塑膠製品的耐受度與彈性在植株生命力的滿溢下脹裂。長短根由各處的縫隙向外延伸,花盆底部設計為排水用途的幾個孔洞是最初的出口,像鯰魚嘴鬚般粗胖、如烏龍麵般相互交纏卻不打結地盤據了孔洞至整個底部;裂縫裏可窺得白根似毛線球般地纏繞著黑土,稍後破壁而出延盆而下。

花盆所在的鐵杆處和窗台其他地方有些微的不一樣,似是特別斑白、褪色的厲害,又似藍綠色漆上附著白絨絨的水黴般。可以概觀出墊在盆底下的這片織網,是以花盆為中心呈點狀放射,舖蓋的範圍約等倍於盆底面積。網狀物的細節源自盆底孔洞與盆壁裂縫,而在盆底周圍微附上鐵杆,不像豌豆植株特異出捲鬚構造能攀附牢纏,但因多年增生的細根為數眾多,輔助了小花盆的支撐,平衡了過高的重心,而讓這一大叢的白花火鶴穩固在風雨之中。


蛋糕

在台灣眾多的美食節目中,播出已多年的日製節目「料理東西軍」一直擁有亮眼的收視率,其拍攝與製作手法常是台製節目的師法對象,其影響甚至擴及時下流行的個人美食部落格上的影像呈現方式。所謂有圖有真相已不是追求重點,在意的是是否引人垂涎。除了普通規格上必備的空照外觀,重點食物斷面秀透露了隱藏在內的真面目,往往煽動拍者與看者想像,引發唾腺自主分泌。 

製作食物的廚師們更是不會忽視食物剖面的魅力,在開發新菜式時,除了傳統色、香、味上的考慮,能給予顧客更多視覺饗宴的內裏呈相,是新的勝出點。許多餐飲學校在授課中也開始強調這個重點,學生除了食材、刀功、火候等等廚藝上的修練,還要學會勾動人心想吃的慾望、吃到的渴望。

在各類的廚師中,糕點師父在這方面更是賣力鑽研,因為冷食的蛋糕儘管具備香味,冰藏在玻璃櫃時就僅能就視覺上來吸引人了。出身東方而在糕點之都、藍帶學院所在地巴黎綻放頭角的甜點主廚Sadaharu Aoki,有一款帶有東方禪意、日式寧靜留白美感,取名為bamboo(竹)的作品,綠色的蛋糕體在玻璃櫃裏數十種精緻裝扮地像花一般的小蛋糕中格外突出,約是12 x 2.5 x 4 (cm3)大小的長方體,較傳統切塊蛋糕略小且狹長,4cm的高度中有著繁複的質地、色澤與材料鑲嵌,口感較一般戚風蛋糕緊實的抹茶海綿蛋糕體數層,是結構上如骨架般的隔板,上頭所附載的抹茶奶油在濃郁層次變化下有著翠綠、橄欖綠、草綠的顏色分別,其旁緊貼著滑潤醇厚的巧克力慕斯是整體溼度與苦甜風味的平衡關鍵;側面層次粗分約有八層,綠黑綠黑的交疊至最上層用抹茶糖粉鋪蓋成的24cm2青草地,草地中冒出三、四墨綠竹形,在表面交叉伸展直至邊緣。蛋糕表面與側面相互連貫的表現方式,像是畫布的延伸,增加視覺上的完整體現,企圖在顧客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美食印象。


相簿

常常攤擺在書桌上。是25x25cm正方白底自粘規格,去掉封面封底共有三十二個貼板六十四頁。已貼和未貼照片的頁面各佔一半。並不是依序黏貼,空白的頁面在六十四頁中似是隨機分布。白色的頁面上留有淺淡不一的指印髒汚,這樣經常翻閱的痕跡也在收擺相簿到層櫃時可發現:從書背望去,相簿的封面與封底並不平行,以15度角關闔住三十二個貼板。

封面與封底的基色是淡淡的黃,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泛黃記憶的那類黃。封面上沒有主體圖樣,只在左側近書背的上邊角處暈開幾瓣粉紅,勢態與樣貌似是落櫻殘瓣。順著勢態往下,近底邊約一指寬度的邊長中點,也有一瓣平躺或是漂浮,粉紅色澤淡地幾乎要消融到背景的白中;因是近景之故,勾勒出的花瓣稍大,輪廓清楚,端點處的剪角清晰可見,那是櫻花的特徵。封底沒有圖樣是整個的留白,在近書背的右下邊角有淺墨色的印刷字樣,是漢字「日本製」和一些仮名。把封面封底成一個整體來看,淡雅的和風於是浮現。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電池沒有用完,從它的身體裡就會不停的傳出滴答聲響,偶爾我把頭埋在手臂裡小憩,滴答聲響直接就從左耳鑽進來。

固定在手腕的繫帶部分,是一個一個金屬環扣構成的,上與下各三個。想要調短或加長,必須用細細的鑽子加上小鎚,從鏈扣相繫的小孔把固定的鐵榫敲出來,然後 視情況加釘或減少鏈扣。配合錶面的桃紅色,鏈扣的表面圖案是漸層的桃紅漩渦,圖案表面有層亮亮的鍍漆,配上銀色的金屬邊線,錶帶閃耀不刺眼的亮光。也因為 表層的亮光鍍料,錶帶沒有一般金屬的冰涼感,反而像塑膠材料,觸手冰涼之後,立刻吸收皮膚的熱量變得溫熱。

錶面除了手錶的品牌,並沒有任何的數字,而是以淺桃紅的三角形分布在對應的數字位置。三角形的尖端朝內,因為塗料產生微微凸出的效果,所以角度並不 尖銳,反而有種圓圓的視覺效果。指針是銀色的金屬針,堆疊順序由上而下是秒針、分針、時針,以行走的距離來決定位置彷彿是手錶設計的習慣。分針和時針除了 長度和胖瘦的差別之外,靠錶緣的一端都挖空了一個小洞。直視手錶表面的話,小洞看起來並不清楚,但是細看指針的影子,小洞的亮度就十分明顯了。

除了錶面和必要的金屬零件,錶身是透明的圓形壓克力材質,透明錶殼上有許多刮痕細微的刮痕,讓表面變得有點霧,透過燈光照射可以看到來自各個方向的 刮痕。翻過來一看,可以很清楚看到手錶零件隨著電力轉動,中央的齒輪跟錶面的秒針轉動速率一致。顏色最明顯的是一個紅銅色的電路線圈,在透明殼子裡發亮。 錶身惟一能夠拆卸的是水銀電池,因為還沒有替換過,所以已經有點磨損的痕跡。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是一隻外殼白色的三色原子筆。有藍、紅、黑三種不同的顏色。第四面是讓我們將筆插在口袋的”裝置”,一時間我也說不出個名稱來。

壓下不同顏色的機關,對應顏色的原子筆芯就探出頭來。切換不同顏色時,「喀擦」聲還挺大的,在安靜的公共場合我為了避免發出這不甚悅耳的聲響而打擾了別人,經常會在切換顏色時用拇指頂住即將彈起的”壓鈕”,也頂住了「喀擦」聲。

筆的腰帶處有銀色的金屬環,這是上下半部塑膠筆管的交接處,從這個部位可以旋開這隻筆,露出裡面的三隻細長單調的筆芯。繼續往下在握筆處有塊灰色軟墊,可以讓我在書寫時有較佳摩擦力以及舒服的觸感。對我來說,這比一枝上千甚至上萬元的高級金屬質感的筆要好多了。

這種筆其實到處可見,許多單位的贈品筆都有一模一樣的外觀。我這枝也不是買來的,在筆身有三排紅色的中文字 --- “國立中正大學”, “第17屆校慶運動會”,以及 “校長  羅仁權敬贈”。這是我前兩個月到中正大學參加網球裁判講習時的贈品,之前也拿過許多類似的筆,一些是老婆公司發的。所以現在我身邊總是會帶著一 枝這樣的多色筆。
一枝三色筆讓我不必帶一堆筆在身上,實在方便簡單,而簡單正是我想追求的生活。看過一位日本人寫過這樣的書,敎我們三色的筆記術,他主張不論是記事還是讀 書筆記都應該要有三種顏色的筆在身邊,我依樣畫葫蘆的也建立起一套自己的三色筆記術。讀書時,紅色代表重點、觀念;藍色則用來標示專有名詞;至於另一個顏 色則是我用來標示有趣的話語。至於行事曆上,紅色代表的是必做的重要事;藍色則是一般事務;另一個顏色( 通常是綠色 )  則紀錄了愉快的享樂。

顏色只不過是個象徵,透過顏色,我嘗試做的是達成一個平衡,一個我一輩子都在努力追求的一個平衡,無論是生活,求知,人際關係…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皂無所謂正反,或是端視擦拭溶解的是哪一面,那一面就會削減變化。洗 手台邊的肥皂已經從正方體的形狀,用到似溪邊的渾圓鵝卵石。顏色的基底是帶透明的褐色,含有雜質的關係,從一端到相反一端,有著明徹到混濁的光譜變化,最 清澈的模樣是夜晚獨角仙聚集在樹幹縫吸吮的樹液,過渡中間的半混濁狀態是有靈性的琥珀,光譜的末端則像冷硬的石頭。肥皂泡破裂在表面留下了像是苔衣般的粉 色綿密結構,並參差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洞,令人聯想起阿姆斯壯漫步其中的月球表面。除了泡沫結構,還有棋盤狀的方格紋,方格紋中還有圓格,是因為置於肥皂 籃產生的印紋;側邊也有細小密集的白色乾泡沫,感覺又不大同於上方所見,而像海邊岩石敷上一層的鹽分殘留;因為半透明,視線還能穿透表面,看到凝結於內部 的香草屑,澄澈的褐色空間裡突現一物,宛若琥珀凍結遠古時間於當下;整個180度大翻面,水滴還在表面流恣著,表面也更光滑澄澈,上頭還多了些深色的塊狀 穀糠草屑等雜質,倒像果凍表面淋上搗得半稀爛的藍莓,引人口水流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大部分的每天,我幹兩次活,一次早晨,一次下午。

我是標準的小頭銳面,跟我的粗壯腰身比起來,大約就像日本相撲力士般的身形,只是我的頭身比例差距更大。一頭鋼絲捲髮,亮銀色,井井有序,像立正站好卻手 牽手的衛兵,當初幫我燙髮的人一定是拿了米達尺量過,捲度與排列都精準得很。該特別提的是我的脖子,與身軀等長的脖子,筆直渾圓卻纖細,以活動自如的插鞘 與身體相連。

不必工作的時候,我頭上腳下站在烘碗機裡靠門邊的地方,筷架是我右邊的好鄰居;左鄰常換人,像這會兒就是個一身黑的瘦高個兒,聽說他的名字叫「隨手杯」。

我的上工鐘聲樂手是大嗓門磨豆機,當銳利刺耳的鐘聲傳來,就是我準備賣命的時候;接著,空氣中會飄出濃郁的咖啡香;再接著,微波爐「咚」的一聲,彷如田徑場上的鳴槍,表示該我馬力全開上場了。

我的工作型態說來並不特殊,這家裡有兩三個和我類似的傢伙,先說打蛋器好了。打蛋器和我相反,有個下雨不愁的超大頭,偏偏配上細瘦的雙腳──該說是雙腿四 腳。打蛋器比我高檔,靠電線吃電,他只消換個檔,馬力就跟著改變;而我,馬力全靠肚子裡的兩枚電池,續航力超糟,他們被掏空時,我跟著沒力。另一個傢伙是 電動牙刷,他的身材可好了,勻襯得很,他和我一樣,是靠「頭」在工作,打蛋器靠的是「腳」。

我們三個看起來像是近親,不過工作場所是天攘之別,打蛋器最常的做的是腳伸進破殼了的生蛋裡,是涼的;電動牙刷固定把頭塞入別人的嘴裡,是溫的;最苦命的是我,倒栽蔥進微波好的牛奶中,是熱的,說不定還會有殘留的電磁波職業傷害。

說到這,大家應該都知道我是誰了,是的,我是奶泡器,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每天兩次創造出綿細如雪的奶泡──用我的鋼絲頭。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