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經歷-小溫

我仔細再看看上課時畫的圖,上大學第一次長期外宿,但圖畫中只有校園的松樹,沒有宿舍。去英國進修是第二段離家經驗,圖畫上的出現了我在池塘邊的住所,一個三棟連起來的兩層樓平房。今年搬到中壢是第三次搬家,畫面是目前屋內的擺設,有可愛的木質書櫃和沙發、茶几。

 

從屋外到屋內,為什麼我會畫出這樣的圖?總覺得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來到了自己的地方。

 

1988

我從小住在台北古亭,和家人同住。我房間的家具、擺設,是爸媽安排的。學校到家之間就是我的世界。小學、國中都在走路15分鐘的距離。上了高中後,因為車程經過台大,我才知道公館。曾經,有一位師長問我,古亭附近有什麼好吃的,我想了很久,答不上來。因為我的生活是那麼規律、穩定地在小框框裡兜轉,完全沒有對世界的好奇心。

 

2000

大學宿舍的空間設計其醜無比,四個人一間,上舖是床,下舖是書桌。雖然很擁擠,但這是第一次我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交友、課業、社團,都是自己的,不需要配合任何人。

 

2005

在英國的住處尋覓了很久才找到。其實地點不太方便,離教室相當遠,走路要三十分鐘,去超市也要二十分鐘。但是個溫馨的小窩,房子有五個房間,一間一個房客,共同分享廚房和衛浴。房客有兩個越南人,他們很愛煮飯,都是白飯、煎魚、炒菜等東南亞食物。有一個斯里蘭卡裔的英國人,長得和印度人很像,他在醫院工作,吃素,飯食都是糊糊的豆泥或香料配白飯,看起來不好吃。另一位是新加坡人,一口流利的Singlish,我其實都聽不懂,所以他講兩句以後就會跟我說華語。他最喜歡煮綠豆湯,裡面有桂圓、紅棗、綠豆,而且用冰糖熬煮,我從來沒喝過這麼讚的,曾經因為期中考沒時間煮飯,依靠他的綠豆湯過了兩天。我自己喜歡煮湯麵,因為把所有的材料放下去煮熟就好了,不會失敗(可能也沒有所謂的成功)

在英國,體驗真正的柴米油鹽,也展開了個人的旅程。我發現自己的多面,喜歡走得很遠、看得很多,認清自己對生活空間的需要。

 

2013

從英國回到台北又住了5年。居住二十多年的空間,我不習慣了,因為我長了伸出小框框以外的枝葉。曾經舒適的床塌陷了、曾經伏案念書的桌子被蟲蛀了、書櫃的木板因受潮而變形。

今年,我搬到中壢,和朋友同住。走出小框框,找到可以和自己相處的地方,剝除了名為保護的塑膠布,看到生活的木紋,自然、真實、散發馨香。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