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以及各項課程注意事項
記得去留言版看看有沒有新的公告留言喔!

目前分類:0317-性格中快和慢對閱讀和寫作的影響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寫作其實很像我的生活方式,不論是個性上或者行為上。自己是個愛想像、愛和自己說話的人,對付一件事情、一個人,總是在腦海中千翻萬覆地想了好幾次,仔細且帶著趣味地試想眾多可能與不可能的情況,排列組合出多樣選項,再一一檢視挑選比較好的方法。在開始寫作的前端,由於多是具有目的的寫,我會用精準的外科刀,像切下汁多味美的牛排那樣,帶有音樂韻律地切割這樣題目,把它分成許多小瓣之後,再揀選一樣與生活經驗相關的,從此出發。

在執行面就沒辦法這麼迅速了,主要是為迎合批改者的喜好。大型考題的批改多喜好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文藻華麗、情感豐富……這時候我時常想像自己是魔術師:「好吧好吧,你喜愛粉紅色、那種輕飄飄往天上飛的泡泡對吧?給你。」於是我像變把戲一樣,從腦海中的詞彙庫中抓取最引人好奇和注目的,慢慢地營造出這場表演的舞台,於是文章的背景大體出現;選出派上的主角,通常是一些你我熟悉的人物形象;最後是情節,要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他們在我的指揮與規劃下起舞,而我就是那個等待觀眾看得目瞪口呆、攪舌不已,爆出熱烈掌聲的魔術師。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的節奏不能像一首歌,在一開始就決定是幾拍的律動。沒有固定的韻律,不能用節拍器,雖然人們拼命的想要校準。

 

你是喜歡迅速確實的人,但這往往很難在行動上抵達。理解和規劃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但身體總是跟不上靈動,所以行事曆上待做的事項一條一條列下來,只等著一項一項被劃掉。有時糟糕的是,想過了就好像做過了,於是履行的時候帶點疲乏,也沒有一開始的期待與衝勁。

 

正因為這永不停歇的思想驅動,你喜歡保持活絡的思考。書一本接一本的讀,進入了一個又一個世界,偶爾還能拾點小慧,抄錄幾句寫入心坎的句子,諄諄念念不忘成為自省的警句。心靈在這截然不同但同時投射至現實的文本中逡巡:有時沉浸在米蘭昆德拉架構的虛無,有時體會到遠藤周作作品的沉重,有時又羨慕起赫塞描繪的超脫。世界的面貌猛然在眼前不斷變換,雖明瞭需要標點符號的間隔讓自己有時間吸收,卻不知該以逗號、分號還是句號來區隔彼此。

 

然而,閱讀時原本流動迅速變化萬千的思想,在寫作時卻像急流湧進而形成的漩渦,只在原地打轉,越潛越深、越來越重,無法順遂的前進。時間因而變得弔詭,節奏更加難以操控,卻仍擺脫不了想要有固定效率和產值的渴望。你認同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裡提到,寫作像跑馬拉松一樣,是種意志力、耐力和規律的訓練,不過即使可以每天按表操課的丟出一些文字,並不表示它們都能用,你的求快只生出了幾隻滑溜溜的黑泥鰍,在池子裡不安份的騷動,而不是悠遊自在花色亮麗的錦鯉,寫出來便有觀賞價值。

 

閱讀像吃飯,一個字一個字不慌不忙的吃進去就有飽足;寫作則像釣魚,有時得耗費許多時間,才能釣到一尾珍寶。即使如此,經驗的累積也使你漸漸能接受讀寫的差異,急性子也因此自我約束要培養耐心,要鍛練節奏。於是,你開始重讀,把過去喜歡的作品用新的、分析的眼光去慢慢解構裡頭的元素,用微觀的角度使自己慢下來,比起囫圇吞棗,你更在乎好好消化。你也開始把寫作想像成是生產前的呼吸練習,先訓練敏感度,讓自己充分覺知產前陣痛子宮收縮的頻率,再試著以同樣頻率的呼吸去配合,抓到節奏時便用力吐氣把孩子一舉生出來。

 

重要的不是快慢,而是,你是否掌握了節奏。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桌前的窗正對著平時母親晾衣的陽台,所有洗好的衣服都晾在那兒,光線好的時候,衣服就又乾又暖地發著亮。坐上桌前向外望,幾件衣服的翦影會在窗格中輕輕晃蕩,條紋襯衫啊黑裙啊或幾件內衣內褲會在塑膠枝條下擺呀擺,像放浪輕佻的小姑娘。

  每每欲提筆(或開啟電腦)寫作前,我常支著腮,往外發愣,一呆就是好幾十分鐘,讓時間從我眼中漏走。我並不一定會看到哪幾件衣服,或衣服的哪幾種姿態,幸而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和戶外空氣接觸的綿密時光,那時光讓我得以骨碌轉出一個開始。

  一旦手中有了線頭,我便急於下筆急於分享急於完成。線頭材料紛擾多變,可能是前前前男友對我的大呼小叫,或學弟帶著失戀的我到101頂樓「散心」精采畫面,我老是自己做了個還算「滿意」的開頭,就異常興奮地和別人炫耀。

  通常會是這樣的情形:自我陶醉於幾段起始之語,透過先進的電子產品傳送到遠方,如願獲得等待中的讚賞,「哇!好好看喔,接下來呢?」差不多是這樣的回應,接著就是一連串的驕傲,和慌亂想把作品完成的著急。

  受到那個「別人」的鼓舞,我會變得也很期待結局,而形成一種現象,即加快其後的內容,趕緊做結尾。並且,隨著時間蒸散,我的耐心也如煞車皮般越磨越不利,輕率結局於是容易出現在我的文章裡──起因於作者混淆了自己和讀者的身分。

  是故當我身為一名讀者進行閱讀時,也總犯忘記享受旅程,急於知道結局的毛病。看到緊張處,在手汗涔涔、心兒噗通的狀況下,我不時會克制不了邪惡的右手,一把將書捧起來往後快翻一百頁(更少或更多),瞬間將結局強扎進眼裡,令我滿意的(通常是喜劇)才翻回繼續看──從小就如此,我嬌弱的心智自小便無法承受等待和心碎

  在某些特別的巧合,我會學習緩緩翻閱紙張的快樂,和沉浸於每個字詞中的奧妙。巧合的必備要素有:優美的文字,不夠精彩的情節,慵懶的環境,和一點點的昏昏欲睡。當這些原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如同具備有麵粉、鮮奶油、巧克力和糖霜時,蛋糕就成形,「細細品味」就發生了──若不把間歇性的瞌睡算入其中的話。

  那時那刻,我就只存在當下,和文字一起呼吸,全然和思緒共同活著。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之前的老闆曾跟我說過,我的缺點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雖然我自認為是是深思熟慮的人,但想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太少,很自然的事情到最後,往往都偏離了當初想達到的目標。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次產學合作的經驗,從計劃的制定,執行到驗收,都有充分的決定權,那時候只想著要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卻沒有深刻思考問題的本質,有點像 是治標不治本,花再多的時間與人力去解決表面上看到的問題,也經不起實際考驗,雖然公司沒有進一步討論專案的效益,但我深深的覺得,如果回到當初我就不會 那麼容易讓這兩個案子進行。
       另外一個比較有感觸的是產品生產,幾乎是在跟魔鬼玩捉迷藏,只要有一點點的失誤,幾乎可以讓所有的排程暫停,接著影響出貨時間,然後賠上的是公司信譽,因 為經歷過這些事情,讓我的個性有很大的改變,現在我會留很多時間做好一件事情上面,不會在貪心的想要在最短時間做最多的事情,當然也不是不考慮效益,只是 在這兩者之間,會留多一點心思注重細節。

       也許是這樣的關係,會用比較緩慢的速度在閱讀與寫作上面,短篇文章會看第一次,第二次,直到充分了解文章內容,隱喻才肯罷休,即使一時之間無法理解,但我 總認為,會有那麼一天我會完全了解,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關於寫作則是會思考文章的架構與重點,也許寫出的文章還不出色,但我已經感受的這之間的變化與進 步。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宛蓉:

距離上次見面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個月,妳來信問起突然的拜訪會不會造成我的困擾,其實不會,我反而要感謝妳。那天下午,我窩在家裡看了一個下午的書,想快點知道故事的結局是什麼?不斷的跳過作者精心安排的細節,只閱讀與劇情相關的文字,我飛到二十世紀初西班牙的馬德里,與主人翁一起體驗動盪不安的愛恨情仇。若不是妳的到來,恐怕會忽略正在咕嚕作響的肚子。

妳說:很羡慕我在城市裡工作,有較多職場磨練及機會,但在臺北這些年,我總是想念著台南鄉村廟口的阿伯,神態自若的搖著扇子邊下棋,或是傍晚時刻,踩著太陽的餘光,感受黃昏時刻細膩的溫度,唱著還記著歌詞的流行音樂,悠悠的回家吃頓晚餐,把腦袋裡想的東西通通淨空。

都市裡每個人的步伐很急促,在十字路口前短暫停留的交通工具,綠燈還沒正式亮起,已經催好油門,逮到機會,順勢地衝向前,誰也不肯讓誰,闖過這個路口,還有下一個路口,我也曾經在過馬路時爭個你死活,遍體鱗傷。

我跟妳提到我想去打工遊學,短暫離開臺灣,離開熟悉的一切,妳說我總是那麼的果決及獨立,毫不猶豫的下定決心,去做想做的事,我只是任性的順著自己的心情,不理會其他人的目光,不去想被自己捨棄掉的東西,反正過程中,我是非常享受的,而且從以前就這樣了。對於感興趣的事,全心全意的投入,學得很快,也容易當熱情冷卻後,把興趣擱在一旁,妳總說我好善變,看似什麼都懂,卻也什麼都不會,唯一沒變的,就是到現在還是喜歡看書。

剛認識妳的時候,我偏愛劉傭的小品散文,對於還是青少年的自己,有著莫大鼓舞作用,更發下豪語,說自己未來一定要當個像他一樣的大作家。長大後,發現當作家很難,我想要寫,並且渴望馬上獲得我完成的文章,但寫作能力與毅力,往往不如我意,內心焦急,想了一堆故事情節,卻遲遲下不了手,只能每日寫一段,日積月累,一篇文章不是一個晚上誕生出來,而是每個晚上累積下來的產物。

倘若,不持續下去,距離當初想當作家的夢,是不是永遠也無法實現,腦袋裡的故事,也只會我一人知道而已。

我喜歡待在家裡窩在椅子上,靠著枕頭,聽著輕音樂,閱讀一本書,有時在東野圭吾的推理世界,有時跟著卡洛斯在遺忘書之墓追尋答案,或者草率的看著與工作相關的行銷企劃的書,我喜歡文字,嚴格來說,我無法待在一個沒有文字的世界裡,洗把臉也會把洗面乳上面的說明字看過一遍,縱使我每日每夜的瀏覽,我就是無法忍受眼睛沒有事做。

我還喜歡貓又慵懶又驕傲的模樣,只與熟悉的人親近、撒嬌,在自己的地盤下打滾、爆衝、玩賽跑,偶爾待在窗邊探頭,聽聽外面的八卦,看看麻雀啾啾叫,也想學著鳥長雙翅膀,從窗戶飛出去,我發覺,我越來越像貓了。急著想看清這個世界,東看西看,卻又容易被另一件事物吸引,只有真正愛上的東西,就像貓咪迷戀罐頭與貓薄荷般,不管是在睡覺、打架、玩躲貓貓,也會飛也似的衝過去。

夜深了,不多聊了,什麼時候再來台北呢? 我們約好了要一起看桐花呢!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自認為是個性子急的人,對於任何在進行中的事情總會希望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成果,所以市面上一些書標打著xx天讓你變成xxx之類的書籍,總是很輕易攫取我的目光;這樣的性格也會體現在對事物的持續程度,也就是常聽到的三分鐘熱度,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瘋狂喜歡上某樣事情或活動,甚至鼓舞身邊的人一起加入或了解,但過不了多久,身邊的朋友再度問起那樣活動或事情時,會發現我根本已經沒有再從事了,轉換的速度常常令他們傻眼,大體來說,我性格中的快會在進行中的事物或新鮮的事物上產生作用。
 
至於慢的因子則是在做決定這件事上,小致中午吃什麼、大致轉換跑道,人們常說果斷、當機立斷之類的決策速度在我身上是不存在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是我最常聽的形容詞,試想,一個轉換念頭極快,下決定卻極慢的人,會令身邊的人多抓狂啊;另一個表現出慢的行為就是拖延,仔細想想也不意外,因為無法立刻下決定,因此對應該下判斷的事情,理所當然就只能一拖再拖。
 
這兩種性格究竟對我個人在閱讀或寫作有何影響呢?
 
就閱讀來說,書籍種類的挑選上就被快所影響,因為期望立即見效,所以功能性的書籍閱讀量遠超過文學作品,也喜歡電影跟漫畫這類表現形式的作品,因為有時也會擷取文學作品的內容或元素,例如經典原著改編的電影就很容易吸引我去觀看,即使知道電影跟原著會有落差,也常常在觀影後發下心願要讀完原著,但很少實現過就是了。
 
就寫作來說,以目前來說總是拖在最後一刻,然後以最短的時間完成,進而犧牲掉校稿或修正的時間,或是腦海中閃過甚麼念頭,架構也已完整,但就是一拖再拖,等真正要下筆時早就忘得差不多,只好遺憾地跟謬思女神說拜拜。
 
閱讀和寫作都是需要行動力(快)與專注力(慢)的活動,而我的性格則是分心(快)與拖延(慢),剛好與之相反,難道這就表示我並不適合從事這兩樣活動嗎?我個人並不這麼認為,其實只要轉化跟善用,這兩種性格仍有益於這兩項活動,比如說分心的快用在閱讀上,展現出對新資訊的接受與涉獵是高度的,當對某議題感興趣時,則設法拖延對它的冷卻,至少在最火熱的時刻記錄下當時的所見所思,即便後來轉換興趣,至少留下了記錄。
 
對於寫作這件事來說,目前仍無法找到方式將雙邊的差異結合或有效調整,而現今的時代,微勢力當道,講求快速、效率已是主流,也許正因為自己的性格如此,所以能夠體會他們期待看到的呈現方式為何,但簡短文字要有力道,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淬鍊和練習方能做到,期盼可以在這段時間,透過學習和實際去寫,來找出方式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結合或重整,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也是我之所會來參加寫作課程的原因。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