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自認為是個性子急的人,對於任何在進行中的事情總會希望在短時間內就看到成果,所以市面上一些書標打著xx天讓你變成xxx之類的書籍,總是很輕易攫取我的目光;這樣的性格也會體現在對事物的持續程度,也就是常聽到的三分鐘熱度,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瘋狂喜歡上某樣事情或活動,甚至鼓舞身邊的人一起加入或了解,但過不了多久,身邊的朋友再度問起那樣活動或事情時,會發現我根本已經沒有再從事了,轉換的速度常常令他們傻眼,大體來說,我性格中的快會在進行中的事物或新鮮的事物上產生作用。
至於慢的因子則是在做決定這件事上,小致中午吃什麼、大致轉換跑道,人們常說果斷、當機立斷之類的決策速度在我身上是不存在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是我最常聽的形容詞,試想,一個轉換念頭極快,下決定卻極慢的人,會令身邊的人多抓狂啊;另一個表現出慢的行為就是拖延,仔細想想也不意外,因為無法立刻下決定,因此對應該下判斷的事情,理所當然就只能一拖再拖。
這兩種性格究竟對我個人在閱讀或寫作有何影響呢?
就閱讀來說,書籍種類的挑選上就被快所影響,因為期望立即見效,所以功能性的書籍閱讀量遠超過文學作品,也喜歡電影跟漫畫這類表現形式的作品,因為有時也會擷取文學作品的內容或元素,例如經典原著改編的電影就很容易吸引我去觀看,即使知道電影跟原著會有落差,也常常在觀影後發下心願要讀完原著,但很少實現過就是了。
就寫作來說,以目前來說總是拖在最後一刻,然後以最短的時間完成,進而犧牲掉校稿或修正的時間,或是腦海中閃過甚麼念頭,架構也已完整,但就是一拖再拖,等真正要下筆時早就忘得差不多,只好遺憾地跟謬思女神說拜拜。
閱讀和寫作都是需要行動力(快)與專注力(慢)的活動,而我的性格則是分心(快)與拖延(慢),剛好與之相反,難道這就表示我並不適合從事這兩樣活動嗎?我個人並不這麼認為,其實只要轉化跟善用,這兩種性格仍有益於這兩項活動,比如說分心的快用在閱讀上,展現出對新資訊的接受與涉獵是高度的,當對某議題感興趣時,則設法拖延對它的冷卻,至少在最火熱的時刻記錄下當時的所見所思,即便後來轉換興趣,至少留下了記錄。
對於寫作這件事來說,目前仍無法找到方式將雙邊的差異結合或有效調整,而現今的時代,微勢力當道,講求快速、效率已是主流,也許正因為自己的性格如此,所以能夠體會他們期待看到的呈現方式為何,但簡短文字要有力道,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淬鍊和練習方能做到,期盼可以在這段時間,透過學習和實際去寫,來找出方式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結合或重整,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也是我之所會來參加寫作課程的原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