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個直覺人,仰賴天外飛來隱形之手拍擊腦門醍醐灌頂。

思考不太靠邏輯,思路不太線性,事實上多數時候連我自己也難尋其蹤跡。獲得想法需要的時間難以預計,有時的確神來一筆,有時看似信手捻來渾然天成誰知十年磨一劍或已沈澱數十載要不是記憶力還過得去。相反地,思緒卻也經常散成一片令人驚慌失措摸不著頭緒。大學念數學因此唸得痛苦。當然數學也需要這種跟創意有關的能力,只是推演過程必須嚴謹。

直覺能力在重視效率的地方實在不太吃香或派得上用場。過程及成果難以被複製或數據化,輸入不見得能得到期望的輸出。直覺重視輸入,一點一滴累積內在大熔爐,天曉得哪些東西哪天會從中成形。所以有用無用好像不是最重要,凡事從成效著手反而難有成效。也許因為這本質上違反直覺,綁手綁腳就會無法充分發揮。現在的娛樂也演變成必須分分秒秒填滿刺激以完全攫取注意力,結果似乎是我們再也無法接受處理無所事事。但無聊卻可以是釋放直覺的大好時機,腦袋一方面會變成一塊海綿拼命尋找刺激,一方面也比較有機會告訴你什麼正在成形——隱形之手正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逐漸逼近。我想這正是為什麼那麼多創作者都有散步的習慣,也是為什麼阿基米德會從浴缸跳出來大喊:「Eureka! 」

我大概有些神經質,知覺有點過敏。空氣不新鮮腦袋馬上犯悶抗議,聽個音樂也能激動不已。通常覺得外在存有過多刺激,人又極為內向,只好穿戴上厚重的頭盔防具躲在自己世界裡以免潰堤。但是加上直覺特性,我對於所見所聞不同形式間的連結似乎比較敏銳。舉個例子來說,併攏的兩腳掌與還帶有花萼未成熟的石榴果實對我來說有外型上像似之處。其實就是聯想,像是小孩子玩耍,掃把現在是武器下一秒變坐騎,事物的界線交融消彌以產生新的事物。發現預料之外的關聯也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從中形成的類比是我最重要的創作工具,成為追蹤自己足跡並進而學習的依據。儘管自知沒有兩滴墨水,也沒什麼特別的生活體驗,但我發現就算只是突出舒適圈些許,真的是一花一世界,不能輕易放棄觀察的機會。約莫一年多前我打了人生的第一場保齡球,像是穿著球瓶服裝的人物開始出現在我的畫裡,對於事物虛實等想法也隨之而生。

大概是網路時代的普遍特徵,覺得不直接不迅速就難以下嚥。我對此困擾不已,但直覺有時卻也讓我難以專心一意。閱讀時經常地從眼前字句飄離,倒也不是那種白日夢的狀態,而是腦袋會對所讀的東西不停尋找記憶中的關聯自言自語不斷離題。這也許只是大腦機制,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只是過頭了便使我緩慢的閱讀速度雪上加霜,結局經常是人也就飄走了。所以儘管書單持續延伸且書不停堆積,實際看過的書實在少得可憐——也可憐了書——更不用說有一讀再讀、十分熟悉的書了(說某某書是我的最愛常令我感到心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llbooks 的頭像
    smallbooks

    初級寫作班祕密基地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