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已經清醒之後,如果腦袋還不想清醒,我盡可能不離開被窩,不論前晚是在沙發上,或床上,又或者是旅行中的臥鋪。倘若,能擁有賴個盡興的時光,我總是特別開懷。
假日裡,我喜歡整個早上都空白而緩慢,最痛恨行事曆裡出現非得出席九點前的早餐之約或前往市場之類的提醒,還有手機鈴響聲。若要我對自己誠實,我寧可假日一整天都是空白。為了擁有失去速度感的時間與空間,我願意在非假日的時候忙碌一點點。
於是,非假日的清晨,我不得不面對抉擇。倘若我為了滿足對賴床的依戀,就會失去準時抵達的那班捷運列車。事實上,我經常錯過那班捷運,還有辦公室裡悠閒的早餐聚會。
為了在這城市存活下去,在已經確定遲到的狀況下,我的腦子練就自動開啟本日工作清單的本事,雖然我還在捷運車廂中,但能不在辦公桌前處理的連絡事項,盡可能藉由著手機傳送相關訊息,掌握回報時效性;至於那些非得被綁在辦公桌前才能完成的進度,也試著在腦子排列輕重緩急,只為了一衝進辦公室就能不著痕跡與工作進度同步。
每當我遲到那天,工作效率總是出乎預料之外的好。有時候,真的很想提醒老闆娘,允許我遲到其實比要求我的工作進度表更有效。當然,我沒膽子跟自己的生活費開玩笑。所以還沒開口過。
那些假日裡刻意被留白放慢的早晨時光,在心滿意足的賴床之後,沖泡一杯熱咖啡,胡亂撕片烤麵包,翻起枕旁、書桌旁、沙發旁亂堆疊的書,尋著書籤的位置,追想上回讀過的片段,能接續也罷,完全不明就裡也好,我盡可能不從頭翻閱,就算囫圇吞棗,至少會翻完一次被我買回家的書。
一如假日時光裡的空白,我很少為自己擬訂閱讀清單或閱讀進度,也許囫圇吞棗的看,也許迫不急待追逐終章,也許滿腦子問號不知書中所云,我如同桑葉上的蠶臣服於啃食的命運,臣服於閱讀書頁裡文字的嚮往,一本書或快或慢翻過一本書,似懂非懂的抄寫或自問自答……閱讀早已成為生活裡不能少的一部分,很妙的填滿我那看似空白緩慢的時間縫隙。
比起閱讀,我面對書寫有更多的恐懼與遲疑或焦躁。當我必須書寫的時候,多數處於動彈不得的窘境。有時太貪心,雜七雜八的扯來一堆字詞,下筆後,連自己都無法辨視原有的樣貌。有時刻意正經八百,堆疊又堆疊,結果彆扭拗口,仍是文不似文……偶爾,也有忘記恐懼、遲疑或焦躁,像蝸牛似的,鍵盤上出現的聲響:退後刪除,敲打前進再前進敲打,文件檔案中一字黏著一句,一句又一句串成段落,轉眼段落成文,才發現夜已深沉。時間有飛快的離開嗎?我的書寫已畫下句點嗎?我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