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
不想聽的時候,雙手的食指自然地會去用力抵住雙耳的耳屏,直到整個內耳的通道入口都被遮蓋,與那外頭紛擾的世界隔離開來。沒能用手指的時候,形狀彷如那被切下的第一節手指頭的耳塞就取而代之。
傳統式使用發泡泡棉材質的耳塞,立在桌上除了像兩根小指頭,也像是兩顆潛能無限不容小覷的子彈。用手指將其往下捏扁,那回彈的過程,就像是看一顆小幼苗往上拔長的快播影片;有時又像是那舞者將內在情緒發洩,透過肢體扭曲盡情展現的一支現代舞,短暫而有效療癒身心。
使用前手指先將耳塞壓扁,再用指腹將其推塞進入,直到充滿著整個外耳通道。接著就好像是等待麵團推入烤箱後漲起的過程,雖外界的躁音仍在,內心早已沉降,知道很快的就能享用一頓安靜假象的美食時光。
隨著泡泡棉的發漲,外在的聲音逐漸衰減,自己的任何小動作聲音反而會放大幾十倍。即便是那不經意吞口水的動作,此刻都可以清晰聽到:口水先是在口腔中流動集合,接著是嘴巴周圍肌肉緊縮,將食道入口著撐開,再讓口水滑入。聲音清楚得就像是電影中為了表達一隻大怪獸見獵心喜時,那不小心透露出心機而吞嚥口水時所使用的音效。其實更清楚聽到的是那每一次的呼吸聲,那隱約透露出不由自主的焦慮及不平穩的脈象,甚至是那不經意發出的嘆息聲。然而跟外界的躁音相比,此時卻能充耳不聞。
牙刷
牙刷,一枝筆般的粗細與長度,一束束高密度刷毛嵌滿安裝在刷頭上,輕巧好握於手上,用來清潔口腔中難以觸及的區域的一把刷子。
傳說中那刷毛一開始是中世紀的中國人,利用動物的鬃毛來擦亮牙齒。擁有一枝牙刷,代表著人們的自覺。就連英國的一位紳士,即便是關在監獄的服刑期間,仍擔心因口臭而遭別人嫌棄。他於是在一塊骨頭上面鑽了幾個小孔,再跟獄卒要了一把豬鬃,塞進骨頭上的小孔,從此發明了牙刷。
刷牙是一個除了洗澡以外,第二個重要的淨身儀式,而牙刷就成了那靈魂人物。沿著刷毛擠上一條牙膚,再將牙刷的刷毛,對準門牙前方,就像是樂隊總指揮上台就定位,全場屏氣凝神。等到他的指揮棒一落下,那刷毛就像是有好幾百支弓,同時在大提琴上的琴弦上來回拉扯著,進行著萬箭齊發的命運交響曲大合奏。握著刷把的總指揮的手,提醒著沉重的命運得用輕巧柔和的心態面對。只見那刷毛下一刻化身成為春天裡走著小碎步的小螞蟻,在門牙間來回穿梭,搬動著牙縫裡的食物殘渣。而那牙刷與牙齒,在日積月累的耳鬢廝磨下,也逐漸產生了情愫。他們忍不住要與那外界分享,於是將那浪漫的愛情與新鮮的空氣包裹成一顆顆的泡沫,再輕盈的幻化成蝴蝶飄走。
美好的戀愛章節總是短暫,刷毛們緊接著就得面對來自生活中的種種挑戰。他們開始進入上顎頰側面。只見刷毛們奮力的將身體往上傾斜45度,辛苦的攀在懸崖邊上,像是努力討生活不畏危險的採燕窩的工人,來來回回重複採集,由外側到內側,每個角落都不放過。只不過一不小心太用力,可是會把那石壁表面給刷落,引發下一波土石流的災難。而下一會兒功夫,身兼多職的刷毛們,馬上又化身為挖礦工,進入陰暗不見天日如地獄的下顎裡,開始日以繼夜不停無聊的重覆著同樣的挖礦動作,深信總有一天會挖出寶藏。
可別小看他們,他們的努力可是會讓那大地山河神可歌可頌。不信你看那握著刷柄的人們,不斷地配合著刷毛工人們,時而將嘴張成O型,時而歪頭歪著嘴,不停地轉換那口腔空間的大小,與刷毛工人一同譜出不同的樂音來,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就連那人的頭、那身子,最終也會忍不住地不停抖動,舞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