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聽到這個題目,覺得很好玩,不過一旦進入寫作狀態,發現要描述自己想像力萌發的過程不太容易,對我來說,想像力有時就像靈光乍現的精靈,發現的瞬間覺得好美好酷好炫麗,但不好捕捉。

  於是我決定回溯自己最初的記憶:一個夢境。

  夢中的我單膝跪地,前方是一位張著翅膀的人,他告訴我:「昱昕,世界就交給妳了。」

  只記得自己在夢中承諾了對方,但不知道究竟要做什麼,畢竟當時,我才五歲啊。

  現在再看這個夢境氛圍,覺得有種宗教與無理頭意味,但其實自己沒有特定信奉哪一種宗教,當時接觸的也是佛家文化。後來發現,夢中畫面與小時候讀的童話書挺類似的,所以或許可以將自己想像力的起源,歸於潛意識的選擇與閱讀。

  因為母親從小就讓我接觸大自然與音樂,也不會限制我讀的究竟是童話書、國語日報還是漫畫;看的是教育節目或卡通(當然是有過濾過的)。在這樣自由的接收狀態下,我發現自己很喜歡漫畫和圖片,尤其以人物造型居多,越接近真實人物的插畫就越喜歡,有時看童書,會只看圖片不看文字,應該是覺得人物圖比較吸引我吧。不過有些圖片看了會想了解更多劇情,反而會回頭再讀些文字。接下來是故事與角色對我的影響,當時讀到有聲書中,記錄小鴨子被烤來吃時,每次都覺得很可怕而不敢聽;另外就是當時的卡通美少女戰士,青春戀情與華麗變身一度非常震撼我的幼小心靈。

  所以我的童年充滿著色塊、線條、神話、大自然、英雄主義與少女情懷,想像中總是充滿著很多不同色彩的畫面。

  小學三年級,老師拿著校內製作的刊物鼓勵同學投稿,我選擇寫童詩,印象中好像是因為覺得字不用寫太多,然後又可以幻想,憑著一種「想給人看的虛榮心」,和「覺得有趣的心態」就寫了一首星星與螢火蟲的詩。為什麼不寫公主王子,或者是房子車子,大概是想了解,遙遠天際中發的光,與草邊細微的小光,兩者之間是否會有關聯,心中感到好奇與喜愛的驅使吧。

  我總覺得世間萬物冥冥之中各有關連,每一種生物都擁有他們的想法與情緒,小至單細胞生物,大至星球(而且我都假設他們抱著善意)。未知的世界、空間的領域也都令我好奇與恐懼,會想知道百慕達三角洲究竟是什麼領域、如果人無法書寫未見過的事物,究竟是否真有神話中的人物?所以我總覺得「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算親眼見識可能會狂喜或恐懼甚至是無法接受,但總是期待著這世界「不會只有這樣」。如同一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的想像力來自於我心中對現實世界的不滿足。自己心中各式各樣不同的需求,想要與眾不同、想要探險、想要體驗、想要溝通,想要說。

  舉個例子,小時候看見表哥有掌上遊戲機,而且竟然還有美少女戰士的遊戲卡帶!爸媽不買給我,所以每次搭車時我都會想像,在路邊的電線桿與牆上,走著月光仙子,隨著突起的物件而跳躍脫逃與奔跑...(現在覺得很誇張但還是覺得很有趣)

  如今創作的動力也和想像的驅動力相同,當然想像在現實當中見到月光仙子,已經無法滿足我現在的心靈,不過既然能寫能畫能表達,就會更想實現自己想像的世界與人物。隨著接觸的人事物越來越多,想像的範圍也會更無邊際。生活當中會充滿著種火花,從想像轉化的腦袋中的畫面,也來自於我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一切,無論是巨大還是細微。像是雨後水窪中的城市是否也住著人?同學包包上的飾品娃娃會不會是活的?夜晚城市上空傳來的聲音會不會是鯨魚發出的呢?

  而串聯起創作故事中人物的個性,和我個人的愛恨嗔癡也有關,雖然透過想像的世界觀,再去假設與推斷人物的個性也可以,不過追到最源頭還是我對這世界的熱愛與執著。

  回想第一堂課寫的作業,地獄與冰汽水,我一開始就想到二氧化碳,但地獄有很多種,有十八層地獄、有撒旦的地獄,有心靈上的地獄,因為我不想只寫那種痛苦的畫面,所以就想把掌管地獄的神給搬出來。以往地獄掌管者的形象都是可怕而黑暗,所以我就想像把掌管地獄的神丟到人間界,又假設掌管地獄的神也有感情,而運行地獄是他的工作,就這樣寫出那個兒子與父親的故事。

  對我來說,人自生來到結束其實還是自己一個,有時會覺得孤單,而心靈又是脆弱。當現實中自己未能達到的,「想像」對我來說就像一種超能力,說我有一部份的生活是活在想像中也不奇怪,畢竟人類從以前到現在的文明,大多也是透過想像的藍圖所生成。為了搭車不無聊、和人有話聊、讓自己和別人開心或發洩這些情緒,我的想像,有時也來自於這些生活中無法承受的細小瑣碎之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