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鑰匙

  這串鑰匙平時安靜,可是一旦被人拿起,這群無語的金屬與其他塑膠複合物就會變得吵鬧起來,很不適合偷偷摸摸的人使用。整串算算,嚴格說起來真正能開啟空間或喚醒機器的,共有四件。它們個別負責五個關卡:社區大門、電梯、家中鐵門、進出停車場與發動機車。

  從社區大門一路到啟動電梯,是由一小片帶厚度,形似鵝蛋的灰色塑膠感應器包辦,它寬胖的區塊能容下一枚50元硬幣,在整串鑰匙中,算是長度最小的單位。使用起來也簡單,像令牌般只要靠近電子鎖門就打開。

  開啟家中鐵門的鑰匙,則是整串中最長的,大約兩個感應器排起來這麼長。家門鑰匙的握柄是黑色的塑膠聚合物,一面陽刻著「G.T LOCK」的字母,從握柄延伸出來的金屬長方體,兩面各有兩溝長長的凹槽,感覺可以當螞蟻的緩坡滑梯,凹槽中間有一小股凸起的分界堤,兩面的分界堤到尾端各有不同起伏,微側細看很像被毛毛蟲小心翼翼啃過的痕跡。正側面接近握柄處只有一邊有紅色凹點,若不讓鑰匙和鎖上的紅點對齊,怎麼轉都進不了家門。

  進出停車場的電子門與鐵捲門則單純許多,只要按按鈕就可以了。按鈕都坐落在一個黑色塑膠型成的迷你盆地中,依靠電池驅動,每次按下按鈕在盆地開口處就有個小黃燈亮起,讓巨大而沉重的門動起來。

  叫醒家中和我年紀差不多的機車老紅,是其中最薄的一片金屬,握柄是橫躺的長方形,伸出一條細長兩邊帶鋸齒的金屬舌。因為兩邊鋸齒凹凸相同,所以沒有使用方向的困擾。

  除此之外還有三個裝飾鑰匙圈,他們分別是:一小張漫畫海賊王主角:魯夫裂嘴笑開的塑膠懸賞單、一小座上方少顆紅燈的艾菲爾鐵塔,以及一小面由金屬彎月包容住的威尼斯面具,雙眼鏤空的面具旁,還有層層金屬蕾絲皺摺,摸起來很有層次感。

  所有的鑰匙與鑰匙圈都由一個單純的金屬圈串住,提起金屬圈後不只有尖銳的鏗鏘聲,還會參雜其他非金屬物撞擊出悶厚的聲音。整串握起有時手上還會參著些許的鐵味,所以開門前我都只把手指放在金屬圈中把玩,但是不常啦,因為這樣就讓整串鑰匙變的更吵鬧了。

 

一條項鍊

  黃色,是這條項鍊整體的基礎色系,當初送我的外國長輩認為它和我的膚色相襯,可能因為我是黃種人的關係吧。

  整條項鍊中,鍊子的部分由無數細小的米黃色珠子串成,整串米黃的小點們會溫柔反射週圍的光源,所以不太刺眼。米黃珠子串連起來的線共有六條,六條柔軟的線繞過一片心形上方的洞,打一個結,這片心上的洞就不空了。鍊子的長度戴起來剛好讓這顆心懸在我心窩的高度,真是個微妙的巧合。

  這片黃而薄的心形,大約和我的手掌差不多大,材質似乎是種岩石,裡頭透著多層斜線的紋理。有些區塊是比較偏白的黃,有些區塊是帶淡褐色的黃,還有少許凝聚的色塊。這片心兩面的形象不同,一面顏色相近,看起來比較柔和;另一面因為有一大塊顏色幾乎佔滿一半,看起來稍微比較粗爆,但兩面都是斜紋,所以感覺像是有風在裡面吹,溫順與狂野各佔一面,就這樣凝滯在這片心中。

  其實整條項鍊的製作手法並不精緻,因為把這片心放在燈光下看,就會發現外面的保護漆有凸有凹,不過摸起來起伏不明顯,大抵上算平滑。而心上其實不只有一顆大洞,被鍊子串起的節,剛好遮住了大洞上方的另一顆小洞,不知道究竟是有其他用途,還是不小心鑽錯的痕跡,撥開層層的珠子就會見著這個不起眼的小瑕疵,若不是有次妹妹把鍊子和心解開把我嚇了一跳,還真不會發現。嚇一跳的原因倒也不是因為那顆閉俗的小洞,而是因為獨立的心與鍊子反而像兩個突兀的個體,一片有兩顆洞的心,與整串只有小珠子的線,看起來很不習慣。鏈子填補了大洞,又遮住了小洞,這片有洞的心,感覺還是和鍊子串在一起的好。

 

一顆印章

  這顆印章只小我幾歲,好像在我還沒讀幼稚園時媽媽就幫我刻了。記得小時候握起來剛剛好,但現在它不到我食指的兩個指節長,和常見的印章比起來感覺比較偏小。印章握柄上有兩條細小的黑線,應該是經年累月的油汙,很不好清理;有些地方也看得出小小的刮痕。

  它是顆圓章,但章身不是條圓柱。握柄的部分應該是為了方便拿捏,因此有個凹陷的曲度,整顆章只能將章面往下擺才立得起來,因為只有章面是平的。立起來的小圓章,形狀像下盤過短的保齡球球瓶。它整體原本應該全是蠟黃色,但因為使用後不是每次都擦拭的關係,章面和包覆它的小蓋子,都會帶有印泥的紅。小蓋子薄,製做的石材質感透,甚至可以從蓋子外圍看見透出的紅色。拔起蓋子後,還會在週圍看見章身沒入蓋子的深度,紅色到哪裡,深度就到哪裡。

  製做這顆章的師傅感覺很細心,連石材的紋理和顏色都顧及了,握柄最上頭透著最白的蠟黃色,從頂端的蠟黃往四周散出岩石的紋理,因此線條是順著蓋章的方向,由頭直到尾,感覺像是小石頭身上就自己帶著速度線,順理成章。

  章面是陽刻,蓋出我的名字是很有趣的圓形。畢竟中文字方方正正,要寫得圓潤不容易,我的姓氏又是有稜有角的「錢」字,感覺很不圓融。刻章師傅巧妙的處理了錢旁邊的兩個小「戈」字,戈字上一橫一撇彎起手腳,看起來反倒像兩隻超小壁虎攀在「金」字旁邊,很是可愛。

  雖然這顆章蓋出來,大概只比一元硬幣上的頭像大一些些,直徑甚至蔓延不到硬幣上的「中華民國七十年」,不過它用一圈紅色圍出我的名字,即便小,那還是我的名字。

 

一本手帳

  記得國中有陣子流行六孔簿,書店還會特別獨立出個櫃子,放滿這種可拆卸的小筆記本,以及佈滿青春色彩的內頁。當時買的幾本六孔簿,因為使用的欲望已經飽和,就失去想再替它們填充或替換內容的熱忱,維持了一段身上不帶紙類的時間。

  現在身上帶的六孔手帳是媽媽給的,撇開使用者不整潔造成的小污點,這本手帳看起來應是舒適雅緻。米白色人工皮內藏兩塊分開的硬版,順著邊緣車縫線,包夾成封面封底。因此一拿起它,塑膠皮革不規則的紋理就會滲透手指的觸覺神經。封面用銀粉撒成橫向的製作公司名稱,此外沒有其他顏色點綴。外皮翻開的地方,有布與拉鍊包裹內容,拉鍊上頭有一小條長方形的人工皮方便捏住,順著拉開就是豐富的裡層。

  打開手帳,左面內側有條長形的內袋,內袋口用另一條拉鍊縫起;右面內側由上到下共三個直放夾層,中間的夾層旁還有個小小的筆套,在所有小夾層的背後則是另一個大的橫放夾層,長度大約十六七公分,可以放把小尺。中間是很常見的鐵製六孔夾,三圈上下各一組,鐵圈從長鐵條環抱出來,正常開啟它們的方式,是按住鐵條首尾的釦子,稍微往下施力,六個小鐵圈就會應聲張開;不正常開啟的方式,大概就是有時紙塞太多,小鐵圈無法負荷會自己張口。對孔放入紙張後,按住兩組鐵圈往中間合併,紙張們就會被鐵圈抱住。

  除了放紙張外,這本手帳還貼心的附一條半透明的六孔塑膠尺,中間延展出公分與吋的標示,最上方印刷著TODAY一字,最下方是FOR DAILY USE,另一行是 Quick Page Finder。我是沒有每天使用,不過整把尺在紙海中真是個翻閱的指標。

  其實紙海不是這本手帳本身具備的,是使用者自己懶得多次填充的關係,一次就放了一疊紙,難怪會發現鐵圈所能負荷的紙厚度不能超過2公分,那大概也是這六只小鐵圈所能環抱的最大直徑了。

 

一份月曆

  據說這本月曆是從尼泊爾飛過來的,一從贈與者的手中接過,就摸到莎草紙柔軟,帶各種纖維的觸感。莎草紙薄,翻開透光一看,就能見紙漿分佈區域的濃淡。纖維塊有疏有密,三不五時還參雜幾條植物根莖的細絲。沒有印刷到的紙材,是溫和的大地色系,淡褐、棕、淺灰,整體以米黃為大宗。

  月曆共七張長方形沙草紙,最底層是稍微有點硬度的灰紙,全部被收往上頭黏住,月曆上方中央有個小洞,綁條短黑棉線。棉線掛起後,可以看到封面斗大標題印著Animal字樣,中間則是隻彩色公雞站在一隻具蜥背上,公雞威武華麗的尾巴垂下,還會看到一隻小蝴蝶,蝴蝶伸長觸角與手腳,感覺飛得很開心。

  月曆的排版大致如此:兩個月一組,上方幾隻動物,下方兩框黑體字,印刷年月日與尼泊爾當地節日。幾組動物中,有牛與鷺鷥悠哉的樣子、一條蛇圍住一隻大青蛙、大象背上駐足兩隻鳥、銜著獵物的花豹,唯一獨占版面的動物是隻尾屏盛開的孔雀。所有的動物插圖,都是黑色粗框簡單描繪,再印上飽和的各種色彩,非常醒目。用色很大膽熱情,譬如公雞的頭是藍色,身體是綠色,雞爪是豔紅色、牛的身體是綠色,卻帶有亮橘色的牛角和紅色的鼻孔、大象全身紫色,不過長鼻子上有層層黃、紅與綠的條紋。有些動物身上還有菱形花色的圖騰,再點個幾點、撇出身上凹凸的疣,這些動物全帶著原始的鮮活。

  圖案應該是印製的,因為封面的動物和五六月大小相同,線條曲度也吻合,不過顏色倒是有濃淡差異,可能是印製者手工施力程度的不同。靠近仔細的看,還會發現這些飽和的色塊中透閃許多亮點,應該是顏料製成的材質特性使然。上色區塊摸起來比沙草紙硬,還有種更密實的粗糙感,很有趣。

  當天收到月曆一回去就掛了起來,雖然節日和台灣不同,不過月份與日期是大家通用。尤其看到七月十五號是尼泊爾的Teacher’s Day,這種文化與日期交錯的時空,讓我覺得這月曆真是好玩極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