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以及各項課程注意事項
記得去留言版看看有沒有新的公告留言喔!

曉惠的心裡悶悶的,今天她來參加朋友的婚禮,看新人幸福的樣子,她總忍不住鼻酸,但礙於面子問題,她從沒有讓眼淚掉下來,畢竟,分手也二年了,若是讓朋友們知道她還掛記著他,少不了又是一頓責罵。

  分手是曉惠提的,那年兩人相隔兩地的工作著,各自應付龐大的工作壓力,兩人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一會回明峰要加班的,一會兒曉惠要出差,常常兩三個月才能見一面,講電話的時間,也要在下班後規定的時間內打,如果不變成制式化的規定,明峰往往就會回家後累到睡去。

  大學就在一起的他們,無話不談,講電話若是不定個結束時間,便會沒完沒了的講到天亮;分享夢想和規劃在一起的未來,是他們最常提到的話題;當然他們也曾經歷過幾次爭吵的分手,但最後都因為捨不得而和好,因為在他們心裡,總認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別人,比他們更適合彼此,曉惠總以為最終自己就是要和明峰走到最後一刻。

  曉惠知道明峰是在意她的,加班那麼晚,一到約定時間馬上打電話給她;捨不得曉惠多花錢,也怕她累,總是明峰千里迢迢的來找她;為了不讓她多擔心,明峰總是刻意和身旁的女同事保持距離;擔心曉惠一個住外面危險,明峰特地宴請和曉惠較友好的男同事元鈞吃飯,希望他能幫忙多照顧曉惠,如果有需要男生陪伴的時候,希望元鈞能多幫忙;這一切,曉惠都放在心裡,那時的曉惠感動著。

  只是曉惠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常常藉口和明峰爭吵,期望明峰來看他的時間不再只是兩三個月一次;期望明峰和她講電話的時間不要只是那麼短短的十幾二十分鐘,甚至曉惠提出了結婚的要求,但明峰都沒有答應,他覺得目前的狀況只是暫時的,再過一陣子就能調到曉惠身邊,再忍忍吧。

  明峰發掘和曉惠講話的次數變少,連假日想見到曉惠也不太容易,那天察覺異狀的明峰要求見曉惠,曉惠原本想拒絕,她不忍見明峰,因為她知道自己愛上了元鈞了。在這段有著空間和時間差距的愛情裡,原本的愛情逐漸在這樣的空間裡消融,即使她知道明峰並沒有變,即使她依然在意著明峰,但她不能確定那是不是愛,因為她同樣的在意著元鈞,而元鈞就在身邊。只是曉惠想,還是要當面說清楚吧!看著明峰在自己面前哭的像小孩一樣,曉惠的心裡也同樣在流著淚,她知道不能哭出來,必需要讓明峰記著她的無情,才能讓明峰快點走出傷痛。

  曉惠接下來的戀情,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吵吵鬧鬧的感情,維持不到一年就結束。曉惠常常想起明峰,而明峰也一如往常的關心著曉惠,讓曉惠很想提出合好的請求,但又怕被拒絕。日子就在思念和期待中過著,享受著明峰一如往常的關心,但保持朋友般的距離。

  今天參加完朋友的婚禮,曉惠內心真的很想念明峰,很想打電話告訴他想和他一起生活著,一起回到戀人的時候,她想告訴他這樣的想法,而不再只是目前朋友的關心。

  曉惠拿起手機,看見手機裡傳來明峰的簡訊:「曉惠,最近好嗎?下週我會到台北去,帶我女朋友一起上去,要一起吃個飯嗎?」曉惠忍在心裡的眼淚,在瞬間如雨滴般滴落。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亮忘記了

藍灰的畫面,大樓節比鱗次,一小男孩佇立屋頂雙手高舉亮黃黃的月亮,表情帶著悲傷;四周空無一人,藍黑的夜空更顯得落寞,月亮掉落人間忘了如何回家,從此人間多了許多人造月亮,然而卻都無法散發真的月亮所特有的光和柔,終於人造月亮無法久存,一一消失,夜又陷入一片黑。

結束書店的工作,走在天橋上,車流的聲息讓她心煩,她望著藍黑的夜空,陷入那圖片的境界裡,今晚沒有月亮,她一人行走著,想著那月亮的故事,思索圖片中那小男孩手中高舉的月亮,心飄盪起伏,踩著一身的疲憊踏下階梯,突然一陣暈眩,來不及呼喊,旋即跌落地面,在意識渾沌的那一刻她彷若見到月掉落下來,頭落地,重重的聲響,她陷入深度的昏迷中...

她見到月在人間游走,迷了路不知東南西北,它不再是那麼光亮的黃,而只是帶著微黃的透明圓,不停地飄動,詫異地是人們卻見不到它,它可和人穿身而過,人們卻無任何知覺,月也驚訝人的粗魯無禮,只有她能見到月還能和它對談,月陷在迷惘中,它當時只是想下來人間一下子就回去的,現在卻不知該如何回天上了,它有些失落卻又帶著竊喜。

月貪玩的個性,想看看人間的樣貌,於是她帶著月到城市去探看每一戶人家,月看見了商業大樓裡正在埋首加班工作的人們、住宅區裡溫馨和樂的家庭、寂寥蒼涼人世裡孤單的老人和遊民,還有一時陷落挫折困境的失意者,月也會隨著人們的心情而起伏,月吸取了歡笑帶到失意人身旁偷偷地灌入能量,月看著人世的歡樂起落,玩的不亦樂乎。

她扶著月,月帶她瞬間飛到大樓的頂層,一會兒又降落地面,就是飛不到那遙遠滿佈星星的夜空,她和月在高空飄晃著,一時高一時低,玩得不亦樂乎,月玩累了,停在一大樓窗邊,突然她看見窗內母親正在悲傷落淚,一閃神,失手,旋即墜落...

清醒,睜眼,眼前一片亮光,白織光照的她眼張不開,微瞇著眼,伸手遮光。

「她醒了!她醒了!」護士叫喊著醫生。

她看見母親泛紅的雙眼,望向窗外,雲層散去,一輪明月高懸夜空,月應該已回家了!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呈現在黎明升起的最後一躍?

   如葡萄酒之醞釀,浸浴於晨曦的微光之中,舒張皮膜上每一寸毛細孔,去感受陽光傳達的溫度,聆聽大氣流動的喘息,將耳朵貼近大地的脈動,然後,屏住氣息,默數其節奏,感受律動,直到血液中的竄動被安撫,脈象踩著平穩的步伐,如節拍器般滴滴答答伴隨著心靈舒緩的樂曲,以慢動作停格的方式滴落。如潛居蘊蓄的大師般,在時間之流中斑白了髮,然華髮中所折射的恆久智慧之光,在人類的心靈不斷重播。

   或如花式跳水般,在跳躍之前,將動作的劇本在心中默演一遍,然後仰頭屏息,一生懸命似地用力彈跳,藉由跳板的反作用力將自己拋高,高到足以捉住那心頭的懸念一般,然後展翅以天地為背景,反身旋轉,與水平面呈九十度直角,翻騰二周半、屈體、抱膝、飛身動作,漂亮而流暢的一躍,貼近水面激起最少的水花,獲得眾人如雷的掌聲。如巨星般的殞落,吸引最多的閃光燈,結束於花朵開放最燦爛的那一刻。

   抑或如神射手射箭般精準,將未來的瞬息萬變轉換成一支支的箭矢,緊握於掌間,箭的倏忽被手掌的厚實給填滿了,射手以自信將矢挨於弓上,凝神緊盯目標,這時什麼萬馬奔騰的,千軍擁沓的,都無礙於他。目光凝聚於標靶的紅心上,時空彷如靜止,他射出以自身未來幻化成的箭,只見矢以奔騰的姿態,沒有失誤,一切在計算之中,準確地座落於目標物之上。如老店的菜單,一列一列地,沒有驚喜,卻也沒有意外的人生。

   那麼,作為水滴的我,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決定我人生的最後一躍?應如千錘百鍊的葡萄酒般,滴垂生命淬鍊的精華,以其香醇讓人們難以忘懷?或是花式跳水的輕盈曼妙,雖然稍縱即逝,但為人生舞台上聚光燈下的主角?也可以是神射手十中八九的自信,沒有意外,但人生卻操之在手。

   然而,我只不過是小水滴,被大氣循環無情推動的水滴。什麼想望,都是徒然。只能默默地等待黎明升起,大氣的溼度與陽光的溫度,決定我的命運。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個性,算是相當急燥的,而且偏向理性,但我不太確定變得很理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事,

高職的時候,家庭很沒有溫暧,那時還沒有週休二日,週六上了半天課之後,我即定的行程時是整個下午,都泡在書店裡看書,直到把選中的書看完才走,看書的類型偏向小說,文學和散文類;因為個性很急燥,常常是跳躍式的看著,並不求把他從頭到尾每個字都讀進去,也沒有花時間去明白人物和故事的關聯性,高中時不知道為什麼產生了一種就是要大量閱讀,但不求精的心態,覺得讀很多就贏了。但也因為這樣的想法,高中時真的讀了很多書(不過不求精,以致於現在也記不起來讀了哪些),讀到後來自己覺得小說好煩,才開始去接觸別的領域的書,比如心理治療,前世今生,傳記,然後慢慢明白,世界上的書好多,我不能只再局限某一類的書。

 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不一定每天寫,但一定會寫,寫日記的時候,會讓腦子沈靜下來,可是日記的內容,事後再看,會很像鬼打牆,就是一個思緒,不斷的在原地繞,要過好長一段時間,等待事件過了,才能看出日記的內容也有些改變。也因為看著自己的日記,我才明白自己個性中,對於情緒轉換的緩慢,對於一件事情太過鑽牛角尖,以致於,作品,會容易呈現灰色的狀況,但也因為情緒的細緻,所以我比別人敏感許多,如果願意多花點耐心來寫作,我很容易表達和呈現出很多細緻的情緒和場景。

 因為個性急燥的關係,在寫作上常有文字跟不上腦袋的狀況,也因為急燥發現在自己文章上算是簡潔有力的,如果寫完不多花點時間潤稿,我想讀的人一定會產生情緒上的斷點,這是我必需要加強的地方。

 我是願意花時間寫好作品的人,但工作的忙碌,讓我思考的時間變好少,所以常常遲交功課,即使如此,我依然跟自己說,就算寫得不好,也一定要寫,能夠有那種思考的過程,就是是一點點,也是一種收獲. 。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是六點起床,準備梳洗要往補習班上課,重考的生活很緊湊,每點早上都要靠一杯冰涼的咖啡牛奶幫自己提神,即使寒冷的冬天也是。

今天也是,騎著小五十,在巷弄間穿梭,買完咖啡牛奶,就準備往補習班去,距離八點上課,其實還有快五十分鐘的時間,但我習慣悠閒的開始,慢慢的在城市的馬路間行進。

 此時,後方一直不斷傳來喇叭的聲音,一聲比一聲急,我只聽到這樣的聲音,但我依然行進在自己的路上;突然,有台機車從我旁邊急速奔馳,然後一隻中指出現在我眼前,我驚嚇了住,腦袋還沒反應過來,直到紅燈來臨時,我停住機車,才回過神來,剛才我擋住那位騎士的路,以致於,我一大清早的,就收到一根中指當禮物。

 但,中指騎士可能不知道,我是最不能容忍不尊重女士的男士了,我決定回報中指騎士另一個手勢,告訴他,請尊重別人。於是我騎著我的小五十加速追趕他的125,以時速60的速度終於讓我追上,如願報以手勢,當作回禮,然後迅速離開;因為這樣的回禮,我的苦難也同展開。

 我所追趕上的是一個體形約我三倍大的男士,他騎著125,緊追在我身旁,在下一個紅燈來時,我們並列著在所有車陣的最前面,我無所遁逃,中指男士用他的大腿猛力的踹著我的車,我幾乎就要倒下,「不,我不能讓他這樣對我,我要反擊!!」我內心盤算著,該如何是好,然後突然想到那杯可口冰涼的咖啡牛奶,我決定在寒冷的早晨,讓中指男士冷靜冷靜;於是我舉杯、瞄準、然後丟擲;不偏不倚,剛好擲中中指騎士的頸部;咖啡牛奶爆開,濕了他一身,他的憤怒,簡直就像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被別的男人親吻一樣,想要一拳打倒對方那樣的憤怒。而他,也真的決定打我,只見他把機車騎到路邊,要走路過來拖我下車,我一動也不動的一直在思考逃生路線,我想,等他走到快接近我的時候,我再馬上騎車走,當他再回去發動機車時,我已經離開一段距離。好,就這麼做。

 中指騎士,果然如我預期的走到我身邊來,帶著一身的怒氣,就在他距望我約莫一個手臂長的距離時,綠燈來了,我發動機車,逆向違規左轉,為的是不讓他那麼快追上我,但他的腎上線素,及強烈的報復心,讓我的小五十,只差二台機車的距離就要被追趕到了,我內心著急的不知怎麼辦時,遠方二十公尺處突然有場已經發生過的車禍,有位警察,在現場。我好像真的看到天使站在眼前,加速往警察身邊前進,待我停下車,中指騎士也趕到,我對著警察大喊:「他想打我!」

騎士的表情帶著不甘心,但又無可奈何,狠狠的對著我說:「不要讓我再遇到你!」然後帶著滿身的憤怒離去。

我留在原地,心跳好快,手腳冰冷,然後愣愣的想著,一個紅綠燈的時間,怎麼感覺好久....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格中的快慢(對自己閱讀及寫作造成的影響)   by 瑞琪

       三分鐘熱度,沒耐心,容易緊張,求好心切,有點龜毛,有點完美主義。容易怠惰,然後變成拖延,想著到時候再說,到時候再做,結果死到臨頭抱佛腳常常還是來不及。因為健忘,每次都忘記教訓然後重蹈覆轍,可這樣也會保持對每件事的新鮮感。許多時候需要一鼓作氣的衝動,沒想太多就出發執行,還有截止壓力,才能激發腎上腺素。只對自己關切的事物有耐心,其他的甚至連知道也不願意。雖然容易窮緊張,給自己壓力,可又對自己太好,不夠堅持。   

      性格中的快,簡言之就是沒耐性與衝動,慢就是拖延與怠惰,還有想太多。

      閱讀上總會貪心的想要看很多很多的書,可是往往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看完一本,同一時期都會有兩三本書在翻看。很喜歡圖文書,薄薄的書或者詩集,可以不用急著往後追劇情,一小段時間品嘗琢磨,一個下午或晚上,就可以看完一個故事,讀完幾首詩,獲得一點小小成就感。會隨著心情看書,隨心情尋找比較想要得到文字,讓自己比較容易閱讀下去。總是把好多待辦事項與憂慮放在腦子裡,因為怕自己健忘發作,所以更加焦慮,深深影像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心裡的急躁,也是無法靜下心來閱讀的原因。

      片段片段的閱讀,其實往往要花更多時間,每次回頭看某本未完成的書,都需要稍微往前翻看回憶一下。可也有好處,對於曾經看過的段落,因為有打過照面的熟悉,再次閱讀起來,感覺順了許多。有些第一次沒靜下心看懂的,再次閱讀變得一點阻礙也沒有。後來練習靜下心,一段時間專心看完一本書,發現那又是另一種體驗。在那一段時間裡,我可以很容易一拿起書,就專注的跌入小說建構的世界裡。雖然一本長篇可能花了一兩個禮拜來閱讀,可那像是我跟隨著書中人物,慢慢往結局前進,一起專心的走了一趟,讀完是另一種滿足感。

      對於寫作反而是比較容易專注的,個性很急,很怕念頭一閃即逝,怕來不及記下,於是總是亂糟糟的寫字,亂糟糟的打字,迅速將片段記下,再來整理。整理時又太吹毛求疵,往往花上比書寫更多的時間。完成後,面對作品的反應也十分兩極,一種是自戀的極度滿意,一種是覺得爛透了巴不得刪掉一切。

      沒耐心的個性對於隨筆或短篇文章還好,可組織長篇目前對我還是太艱難,那是一種長期持續的累積,我的耐心與定力不足,往往起了頭卻接不下去,有些文字因事過境遷太久,感覺想法已全然離我遠去,徒剩起頭。

      要做到隨性隨心的適切又不怠惰,實在是十分艱難的平衡。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瑞琪

      

      後頭追兵就要跟上,一鬆懈閃神就會被吞噬。他只能拼命的跑,拖著麻木的腳,拼上性命的跑,可速度越來越慢,追兵的喘息越來越近。

      狂奔在那僅能容納一人的狹窄小徑,他又累又喘又慌亂,隨便一個的阻礙(甚至只需一道風吹過),他就會癱軟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任何一個突發狀況,都會在轉眼間奪去他僅存的生存機會。

      越來越近,他看見前方地上竟有一隻鳥!那鳥不時左右跳動,他究竟該往左,往右或者跨越?他到底該如何閃避?這隻鳥此時在他心裡脹大了幾百倍,占據前方所有的空間,占據了他所有的思慮。他多希望長出翅膀,可以遠遠高飛。

      就差幾步,他只能不管一切了,就是踩上那鳥,他也要過去。

      別無選擇,他把心一橫,閉上眼,一雙麻木的雙腳,不停下奔跑的步伐……

      他沒有被絆倒,他仍在奔跑。

      他不能回頭張望,沒有時間。

      他猛一回頭,地上空無一物。

      愧疚緊接而來。

      追兵喘息聲近在身後,體力快要耗盡。

      一個振翅的聲響,劃破寧靜,令他一驚!是那隻鳥!鳥兒倏地穿過耳邊,往前直飛,他被嚇的雙腳一軟,癱坐地上。

      喘息已在耳邊。只能這樣嗎?最終還是逃不過嗎?

      他感覺到風快速的擦過臉龐,癱軟的身體竟然在空中高飛。背上長出一對翅膀,正活力十足的開展拍動,帶他逃離生死關頭,帶離小徑,帶離追兵,帶離他精疲力竭的身體,帶他奮力往前直直飛去。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快慢交相賊,成一個矛盾的個體,這是我的寫照:看似充滿衝勁,卻總因為三分鐘熱度,演變成虎頭蛇尾的懶散局面。

 

我個性中的快,是喜歡天馬行空地「想」,卻抗拒花費精力、深入探索的「做」。想像的魔法,快速而美好,可以輕易規畫出完美的藍圖,令人充滿實踐的期待;於是我常常一逛書店,在文案的催情下,什麼書都想買,腦海中,也列了長長的寫作主題清單。我的興趣火苗燃點很低,總是在立定目標,然後再立定下一個目標,像是點水的蜻蜓、採蜜的蝴蝶那樣招搖而過;然而,往往我的實踐腳步才踏出第一步,我對未來所可能遭遇到的困難及付出的想像,已讓我煩躁不耐,想要逃向另一個美好大夢的描繪。

 

於是,便造成了「慢」的現實,在前往目標的旅程中,我花費許多時間左顧右盼,與心中逃避的衝動拉扯,慢吞吞且猶豫的走著,直到時間大限的威脅將至,才敷衍的亂衝一氣、草草完成。那些滿懷期待抱回家的書,若非美味可口易讀,若非在第一閱讀時間引起共鳴,往往會被閒置一段時間,等到下一批新書入櫃,或心血來潮,才會再次被翻閱。有時間目的限制的閱讀與寫作,更會讓我播放流行音樂、開啟電腦網頁,自己安排許多干擾元素在身邊,讓書頁字句瀏覽即過,或腦中的想法無法結構連貫,放空在空白的寫作頁上,逃避去面對、實踐與付出。

 

有時,難得靜下心來,投入其中,又容易陷入鑽牛角尖的泥沼,這是我個性中的另一層「慢」。因為容易在細節的琢磨中迷航,卻又缺乏長期作戰的耐性,我在寫作時時常鑽研完一處細節,就會中途逃走、擱置一邊,沒有外在完成壓力的作品,往往成為永遠的半成品;必須期限內完成的,最後總是匆匆寫就,頭重腳輕,自己也不願再讀。

 

如同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快」與「慢」本身是中性的,但思索自身,「快」與「慢」似乎未被正向使用,卻展現了負面影響,讓浮躁的快導致拖磨的慢。一切要靠紀律與意志力,還未貫徹實踐的我,只能先下這個早已知道的結論!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不只一次反問自己,有什麼一定得寫的理由?因為相較於將自身置於閱讀世界中享受的那種簡單、直截的愉悅而言,文字的產出總是幾經折磨,那種流淚收割的感動,也只有捱過陣痛才能體會,但偏偏難產的時刻總多過於順產。我想,促使我寫作的動力,也許來自那即使萬里無雲的晴朗日子,一天也要下幾次陣雨的無常情緒,陣雨來得快也去得快,但遺留在地上的雨跡印漬,往往久久才能散去。於是,寫作成了情緒陣雨的排水孔,讓這驟雨不至於氾濫成災。

   有人說,沉思、憂鬱的氣質適合藝術家、作家和思想家,這麼說來,如欲極力隱藏對這世界瞬息感受的敏銳,也總是徒勞。因此,如何以文字之精準掌握心靈的輕盈,成了亟待鍛鍊的能力。於是我開始閱讀。以自身生命經驗為閱讀之基礎,去咀嚼、感受作家的作品。在運用減法和加法的文學作品分類中,似乎偏愛用削減藝術、文字不那麼纏繞的作品;而在著重生命之沉重與淡化人生傷痛的作品中,則偏愛後者。這或許與即使面對人生多大的沉痛與無奈,都需保有幽默感的自我期許有關。

   因此,寫作之前,總是反覆沉思、細緻品嘗所見、所思、所感,腦海中具篇章之雛型後,再以反覆斟酌文字的方式寫定。至於閱讀,初次以快速瀏覽的方式掌握文章的旨意,再細部閱讀,去體會段落結構的鋪陳和感受句子的溫度。然而,文字密度太高難以轉換成畫面,或缺乏實際生活感觸的文章,如果不行,還是會宣告放棄,並留待時間的距離。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人體內,有種很快就無法集中心神的焦躁習慣。


歷史老師站在講台上,拿著粉筆,說著朱元璋的改朝換代。開國故事似乎很重要,但是他的心神,卻很快就飄到了課本上的插畫。在畫裡頭,歷史老師有著一張大嘴巴,講話會挟帶著口水噴火,牙齒像是每天早上都會用石頭漱口的尖銳。就在老師還點了點頭,以為他在認真抄寫筆記時隨著旁邊同學的嘻笑聲,他很自動地跟了老師口中的名子,站了起來。

「俞 光 彥」

是的,這個人就是高中時的我。從小喜歡漫畫書的視覺理解方式,對於文字就顯得焦躁沒有什麼耐心。雖然有時候會要自己好好地閱讀完一本正常的書,但是裡面的字卻是很快地掠過腦袋,像是害怕發現裡面那無止無盡的空白。

這樣無法集中心神建構文字意涵的習慣,一不留神就潛藏在腦袋裡的某個角落。對於生活中需要理解的事物,也只能時而耐下性子,硬背那一知半解;時而幸運地靜下心來,把所有一知半解拼湊完整。就這樣過了一段像是腦袋裡佈滿著碎片的歲月。

然而在這樣的歲月裡,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我發現如果能夠用比較慢的心去閱讀,就可以感受得到,那字與字之間沒有寫出來的感受,以及在段落與段落之間作者巧妙藏匿的劇情。這讓我想起了用越慢的速度旅行,往往就可以看到越多越細微的風景。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慢,讓我開始想要試著使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寫作時,我有時會急著想要用各種腦袋裡想到的方向去寫。但在各種不同的方向裡,很快地,就會出現死巷子。我想這就是過於急躁的關係。接著,當我可以試著先把心裡想到的文字都寫出來,慢慢去理解文字裡面原本沒有注意到的關係。再用重新建構的方式寫一次,似乎就可以一磚一瓦般地理出頭緒,但也不是百試百靈。接著,如果可以再更慢一點,就可以注意到文字之中似乎還有更精確的可能。但是,在想要更精確的時候,腦袋裡卻搜尋不到任何文字。

有時候會遇到一種情況,腦袋裡好像已經有一個完整的畫面。害怕寫作的速度不夠快,畫面會不會突然在腦袋裡憑空消失的時候,結果就真的消失了。這裡面似乎有一個最適當的速度與節奏。在那快與慢之間,可以恰到好處地呈現出在腦袋裡的畫面。然而,這樣的節奏,似乎不像是催油門就可以控制的那樣容易。是經驗不夠呢?還是每次的節奏其實都需要有所不同?我想這答案只能夠在繼續的寫作中尋找了。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