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以及各項課程注意事項
- Oct 01 Mon 2007 03:18
月亮| 最後的登月/ 芊樺
- Oct 01 Mon 2007 03:17
個性的快與慢/ 芊樺
我覺得自己表現在外的個性是快速的,我希望很快看到結果、很快結束過 程、很快的開始下一個步驟。但是過了很久一段時間之後,我突然驚覺自己內在其實是個溫吞而緩慢的傢伙。你看,連「發現」都是這麼久以後才恍然大悟,所以我 其實沒有自己所想像的那麼快速。很快速的做完該做的事情之後,倒下來發呆或看書才是真正的自己,這點也不知道是哪天才發現的。所以我看起來很慢,但是內在 流動速度很慢,因為我覺得有些事或思考是快不起來的!
我忘了誰跟我說過:你是個按部就班做事的人!可能從被提點的那一刻開始,我才發現自己急急忙忙做某些事,骨子裡根本是要成就自己的懶跟慢。我喜歡站在接運 車廂旁剛剛好的位置,從容的走進車廂找座位,不願意因為站錯位置而失去坐下的可能,因為想舒服的發呆、休息。我喜歡從地圖上找最快的交通方式,與其內心焦 急的尋找,不如胸有成竹之後再來享受餘裕。
我總是很快很快,除非有人能夠說服我如何很爽的慢慢來,不然我一點都不想浪費積攢悠閒時間的機會。
- Oct 01 Mon 2007 03:16
個性的快和慢/ 冠逸
我的個性從小到大總是以慢為基調,雖然順應情況有所調整,但總稱不上 快。國小時期,慢的傾向發揮最為極致,寫起功課、美勞作業,老是遲交個兩三禮拜,沒見過比我更慢的。同學在課堂上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卻老是要帶回家,做到 三更半夜。母親老是笑我寫字像在雕刻,一筆一畫慢慢來。我們那個村子是個農村,大部分人都很早睡,如果見到半夜三點還點著燈,就是我在趕作業了,而且是三 週前的。一方面是動作慢,一方面也是求完美,想做到最好得人稱讚,日子久了就成了習慣。那時的老師對我很好,總是體諒讓我晚交,也沒有什麼責備,反倒擔心 升國中後課業一下子大幅加重,我這種溫吞的個性,怎麼跟得上人家。
果不其然國中的功課、作業是倍數成長,每天還有一堆小考要應付,天天熬夜也不是辦法,日漸學會變通,有些地方視而不見、有些作業馬虎帶過,手腳也跟著加快,自然而然就度過這轉變期,個性從絕對要求完美,變成有時追求完美,大多普普通通帶過。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馬虎久了,也忘了完美是什麼感覺,天生動作慢,加上學業、工作上許多事幾乎都要期限內完成,變得常常最後一秒壓線,回想起過程卻總是沒什麼滿意的點,但心裡也只能就算了。發展至今,個性變得不快不慢、不上不下,可以如期完成事情,卻做得不太漂亮。
比較例外的是,有著重複不斷性質,又不用花心思的事情,我能做得快。比如說吃飯、騎車,速度有時還驚人,常常是心不在焉就完成,變成一項反射動作,即便是精神極差也能完成。不過,快時候的比例還是比慢時候小很多。
- Sep 30 Sun 2007 03:15
清晰與模糊的練習| 趾與足/ Rey
這個寫作的「清晰與模糊」的練習
我所設定之物體為公車上某個女人的腳
焦點是她的大拇趾。
---------------------------------------------------------------------
趾與足
灰色的硬質地板
唯有那黯淡的金在閃耀著
比螢火蟲所擁有的光芒還微弱
但卻在此刻讓人不得不注目
這指甲油看來似乎有點剝落的跡象
表面看來有些凹凸不平
大拇趾下方的厚皮沒有磨除
皮層摺疊起來的區塊一皺一皺的
這女人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金塗在腳趾上呢?
好悽涼。氾濫著低俗品味,如此卑微。
暗褐色腳掌,像東南亞地方的人會有的
上面有著怎麼樣的紋路呢?
莫名地這地板的灰和腳掌幾乎看起來一樣
黑色人字拖的兩條粗獷的布讓腳彷若分割了般
想像中的灰階方格被人字橫亙著
支離破碎。我無法準確知道眼睛與腳的距離
這不再像腳而是塊令人噁心的褐色肉體?
沒有味道。沒有觸覺。
只能無助地凝視著那黯淡的金
是趾非足,似足非趾,似趾非足,是足非趾
不斷被放大的腳趾竟像卡在我喉嚨裡了。
- Sep 18 Tue 2007 03:13
天空| 新版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天空/ 桃子
如果這世界沒有天空
看不到
夜日交接 幽靜的靛藍
白晝 神怡的蔚洋
向晚 絢爛的暖橙
和夜 絲絨般的黑
雲和飛鳥少了妝點的樂趣
ㄧ幅畫少了美麗背景
如果這世界沒有天空
以大氣分子的構成來思考
熱的回流直射 冷的寒酷直擊
再沒有任何保護
露裸赤身 我們是宇宙星球中
渺小又頹然無力的ㄧ群
然 這神奇偉大必然性的存在
是上帝的憐憫和寵愛
仰望 投以無轄限的想
或者以為循常 漠漠然
低頭 汲賺取
這人 這時 他的世界
天穹瞬化成巨大硬殼
烘罩住肢體
快感竄升 至暫至輕
空虛穿透 至深至遠
何重也?何輕也?
心頭沉 轟然墜 塵揚起
- Sep 17 Mon 2007 03:12
睡美人| 新版!睡美人_心裡時間練習/ 桃子
「就在十五歲那年,公主將會被紡綞刺傷而死!」
驚魂未定之際,第十二個女巫倉皇祝福著。
話語一出,所有人都傻了眼!
一百年?! ......?!
時光仍苒、歲月如梭!而…一百年後才醒來?
會適應不良!絕對會適應不良的!
在童話故事裡才會有順利銜接﹑從此幸福快樂的結局,什麼跟什麼阿!這到底算是解藥?還是另一種毒咒?不能說五年﹑十年短一點之類的麼?…
其實王宮內所有的人,甚至是生物,都暗暗在埋怨一百年這件事!
聽到的或聽說的,都在心裡扼脕著,甚至漫罵著。
這件事一直困擾著大家,甚至有些僕人還因此選擇告假還鄉,放棄了宮內安穩的薪餉。
國王仍然命令銷毀所有的紡綞。
但沒能逃脫詛咒的,十五歲那年的公主,當指尖一碰到她看都沒看過的紡綞,就立刻昏倒在地上。
那一刻,像是水結成冰的瞬間,整個凍結!
國王與王后行進中揚起的衣領,和牆上的鐘擺一起停在右方45度角。
女僕揮擺掃帚飛起的塵埃,在空氣中,固定。侍從身上盔甲撞擊的聲響,匡啦匡啦,乍然停止。
老管家喲喝張羅的口,開著﹔大廚拎住偷吃童工的頸領,正賞下的巴掌停在那驚恐扭曲的臉旁,被偷吃的那塊雞腿肉也正經過幼嫩的喉頭,定在那兒,隆起。
連爐裡的火也不再燃燒,滾燙的水不翻滾,燒烤的肉不炸響了。
正想跳上花台的貓咪,軀體停留在彩虹的彎度。
馬廄裡的棕馬、院子裡的小狗、屋頂上的鴿子、茅坑上的蒼蠅,在各樣的姿態上定格。
接著,宮內的所有,都因著公主,沉沉的睡去。
宮外的世界,卻依舊分秒不差在奔馳。
像知道再沒有人來修剪般,王宮四周發狂地長出一道道茂密的蒺藜籬笆,莖桿和果實上的銳刺不斷延伸,葉脈迅速往王宮上方圍攏。王宮就這樣湮沒在叢林裡,連王宮頂端升起的旗幟也都看不見了。
那蒺藜和樹叢像是數不清的女妖的手,牢牢鏈住從各地來冒險的王子,逼迫著一起等待那漫長的百年。或稚嫩或壯碩但同樣猙獰掙扎的肢體,在沒有盼望的昏暗中帶著痛苦面容一點一滴死去。
所有這個故事會提及的大人物小生物,都無奈的在等候﹑一百年的魔咒消耗。
除了那貪婪生長的蒺藜和一派天真﹑有如瞎貓碰上死耗子般好運的,命定的那位王子。
- Sep 17 Mon 2007 03:11
個性中的快與慢/ 晉茂
突然要我分析自己個性中的快與慢,一時之間能想起的竟全是“慢”!
進了捷運站發現捷運快到、只要跑一下就能趕上,我通常選擇慢慢走,拿出背包裡的書本,愉快的等待下一班的到來;
工作或考試期限將至,我經常選擇以一種緩慢而悠閒的態度來面對,試著將一切都視為一種享受。
聽起來不是很好嗎? 悠閑、沉穩、自在…
不盡然。
在這種不強迫自己,一切都慢的氛圍之下,它呈現出來的是一種不積極的態度---能賺多一點錢時不會想去賺;能快點達成目標時不會盡快去達成,從一般世俗的眼光來看這真的是太不上進,絕對不足以成為任何孩童的楷模。
其實我也不是天生如此。
心理學將人分成A型、B型兩種人格,A型人格具有較高的成就導向,做事積極,總想贏過別人;B型人格則是另一種極端。
以前讀到這樣的分類時,我毫不猶豫的就將自己歸類在A型人格。
當時年少氣盛,總覺得自己最優秀,不管做什麼就是要比別人好,患得患失,這樣的我對於失敗難以接受;對於別人的成功難有真心祝福。
隨著年齡增長,或許是看的人 事 物、接觸的生 老 病 死多了;也或許是書讀得多、思考多了,對於人生,有了新的一層看法。
漸漸的學習不去跟隨別人的價值觀、別去在意別人的看法;試著活得更自在、愉快。雖說活在這價值觀混淆的世界,不同聲音一再試煉著自己的信念,但我終究是認同自己的選擇。
只不過這其中的平衡點不易拿捏,自在悠閒、活出自我不盡然就要”慢”、就會不積極進取。
如果能在快與慢之間找尋到平衡點,在積極、快速的行動中帶著一份緩慢、從容的心,這才是我真正想達到的境界。
- Sep 04 Tue 2007 03:09
逃/ 冠逸
仔細參詳ㄧ筆一劃,緩慢落筆
是介入、退出都需參詳的禪機
許多人爭相發言指點
王羲之、智永、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鮮于樞、吳昌碩、楊沂孫
他們開口,不面朝我
皇甫誕碑、真草千字文、蘭亭序、集字聖教序、透光古鏡歌、雁塔聖教序的
書頁翻飛在書房各角,追打著彼此
墨汁伸出觸手盡情蔓延,宣紙躲在桌下捲縮成球,毛筆靠在牆角冷眼中立
撞開門,我踏大步逃離
- Sep 04 Tue 2007 03:07
Google搜尋作業「惡女花魁」/ 冠逸
看完電影《惡女花魁》後,決定找些資料,來寫寫觀後感。進入 Google首頁,搜尋排行榜上的第六名就是它,顯見最近上映以來的好評。在首頁鍵入「惡女花魁」後,頭條的搜尋結果是開眼電影網的影片介紹,裡面只有些 基本的資訊。裡面「就被賣到酒家學做藝妓」這句話令我有些納悶,以前看《藝妓回憶錄》得來的資訊是藝伎大多賣藝不賣身。搜尋的第二條是影片官網,裡面的內 容更詳細些,有簡單的演員介紹。裡面有個連結是導演蜷川實花的官方網站,順勢就點了進去,可以看到許多她的攝影作品,見識日本當代攝影教主的作品,看過後 比想像中更吸引我。想存在電腦裡當桌布,只可惜是flash檔,下載不了。Google第三條是「新春秋。 Pandemonium: 《惡女花魁》」部落格文章,有篇長觀後感。
跳過兩條影片資訊,Google第六條也是部落格文章「Rachel's blog: 惡女花魁さくらん」,裡面出現不稱藝伎而稱「遊女」,還出現「吉原」這個地名。我決定到維基百科查一下資料。鍵入「藝伎」才發現,真的有「藝妓」和「遊 女」之分,藝妓賣藝不賣身,而遊女就是妓女,遊女級別最高就「花魁」,所以《惡女花魁》講的是「遊女」的故事,並不是藝妓的故事,另外,以前常見「藝妓」 和「藝伎」這兩個詞的分別,原來只是和中文翻譯為了去除「妓」這個字給人賣身的印象,將日文原本的「妓」改為「伎」,所以反倒是女字旁的「藝妓」是比較原 汁原味的翻譯。在Google鍵入「吉原」,第一條「[さくらん] 花魁與吉原遊廓」即是相當詳盡的日本文化介紹,1617年,江戶湧入大批浪人,在男女比2:1及陳情下,在東京日本橋人形町成立遊廓,此地便稱為「吉 原」,文章後段有更為詳盡的遊女、花魁養成、習俗介紹。
接著使用Google的圖片搜尋,用「惡女花魁」搜尋,沒什麼特別,幾乎是劇照。用英文片名「Sakuran」查,有張圖片眾演員和蜷川實花排排站,像是 畢業照般的照片,導演也穿著古裝站在後排正中間,蠻有趣的一張照片。再用日文片名「さくらん」找,則找到原著漫畫,主角大眼睛模樣真的跟土屋安娜神似,而 不是像有些人批評:怎麼找現代感這麼重的混血兒演古裝劇?
大致就看到這邊,比較意外的是找到蜷川實花的攝影作品,以及第一次知道「藝妓」和「遊女」的差別。
- Sep 03 Mon 2007 03:07
作業 : 主題搜尋/ 晉茂
主題搜尋: 新詩
起點 --- 新詩是什麼? 與古詩 散文的區隔? 標點符號? 好作品? 如何入門?
Google : [新詩 定義]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 ... +%e5%ae%9a%e7%be%a9
選這個
--- 阿雪詩詞教學帖 http://www.sally.q168.net/papa/phpwind/viewthread.php?tid=3011
--所有不再舊詩體模式下,用現代漢語創作的詩體
--千萬別寫些既不合舊詩體統、又承襲大量文言和格律的不倫不類新詩
--擺脫形式限制
不倫不類新詩是如何? 型式可以不拘到什麼地步? *新酒怎能裝在舊瓶 http://www.hkedcity.net/article/ ... index.phtml?print=1
胡適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形式上完全沒有脫離五言律詩的基本格式,但平仄卻並不完全依律詩的規格來諧協,所用語言是白話,題材也不算新穎,可反映當作者未能擺脫傳統古典詩的語言特質時,往往連主題也擺脫不了蝴蝶飛舞花間、強賦新愁的陳腔濫調。
我似乎也感覺得到這首詩的怪
再找Wikipedia.
Wikipedia: [新詩 定義]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D%3A0&sa=Search
--- 台灣文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8&variant=zh-tw
有趣, 但無關, 稍後再看…
Wikipedia: [新詩] try again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9&variant=zh-tw
不受押韻、平仄和對仗之規範,只保留意象精鍊的特性,創作方式
極其自由。
定義沒有之前的好.
那西洋詩與中文新詩有何不同? Google: [西洋詩 新詩]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 ... +%e6%96%b0%e8%a9%a9
新詩底十字路口
http://www.b111.net/xiandai/lzd-wj/002.htm
字太多 先略過
先查標點符號的疑問, 是否真那麼自由?
Google: [西洋詩 新詩 標點符號]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 ... e%e7%ac%a6%e8%99%9f
締造詩詞新生命 http://www.525.idv.tw/bbs/cgi-bi ... um=27&topic=159
這篇寫得真好, 不過與新詩好像無關, 想了解詩的韻律問題, 之後再來看, 該出門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