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個性從小到大總是以慢為基調,雖然順應情況有所調整,但總稱不上 快。國小時期,慢的傾向發揮最為極致,寫起功課、美勞作業,老是遲交個兩三禮拜,沒見過比我更慢的。同學在課堂上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卻老是要帶回家,做到 三更半夜。母親老是笑我寫字像在雕刻,一筆一畫慢慢來。我們那個村子是個農村,大部分人都很早睡,如果見到半夜三點還點著燈,就是我在趕作業了,而且是三 週前的。一方面是動作慢,一方面也是求完美,想做到最好得人稱讚,日子久了就成了習慣。那時的老師對我很好,總是體諒讓我晚交,也沒有什麼責備,反倒擔心 升國中後課業一下子大幅加重,我這種溫吞的個性,怎麼跟得上人家。
果不其然國中的功課、作業是倍數成長,每天還有一堆小考要應付,天天熬夜也不是辦法,日漸學會變通,有些地方視而不見、有些作業馬虎帶過,手腳也跟著加快,自然而然就度過這轉變期,個性從絕對要求完美,變成有時追求完美,大多普普通通帶過。
習慣是件可怕的事,馬虎久了,也忘了完美是什麼感覺,天生動作慢,加上學業、工作上許多事幾乎都要期限內完成,變得常常最後一秒壓線,回想起過程卻總是沒什麼滿意的點,但心裡也只能就算了。發展至今,個性變得不快不慢、不上不下,可以如期完成事情,卻做得不太漂亮。
比較例外的是,有著重複不斷性質,又不用花心思的事情,我能做得快。比如說吃飯、騎車,速度有時還驚人,常常是心不在焉就完成,變成一項反射動作,即便是精神極差也能完成。不過,快時候的比例還是比慢時候小很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