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要我分析自己個性中的快與慢,一時之間能想起的竟全是“慢”!

進了捷運站發現捷運快到、只要跑一下就能趕上,我通常選擇慢慢走,拿出背包裡的書本,愉快的等待下一班的到來;
工作或考試期限將至,我經常選擇以一種緩慢而悠閒的態度來面對,試著將一切都視為一種享受。

聽起來不是很好嗎? 悠閑、沉穩、自在…
不盡然。
在這種不強迫自己,一切都慢的氛圍之下,它呈現出來的是一種不積極的態度---能賺多一點錢時不會想去賺;能快點達成目標時不會盡快去達成,從一般世俗的眼光來看這真的是太不上進,絕對不足以成為任何孩童的楷模。

其實我也不是天生如此。

心理學將人分成A型、B型兩種人格,A型人格具有較高的成就導向,做事積極,總想贏過別人;B型人格則是另一種極端。
以前讀到這樣的分類時,我毫不猶豫的就將自己歸類在A型人格。
當時年少氣盛,總覺得自己最優秀,不管做什麼就是要比別人好,患得患失,這樣的我對於失敗難以接受;對於別人的成功難有真心祝福。

隨著年齡增長,或許是看的人 事 物、接觸的生 老 病 死多了;也或許是書讀得多、思考多了,對於人生,有了新的一層看法。
漸漸的學習不去跟隨別人的價值觀、別去在意別人的看法;試著活得更自在、愉快。雖說活在這價值觀混淆的世界,不同聲音一再試煉著自己的信念,但我終究是認同自己的選擇。

只不過這其中的平衡點不易拿捏,自在悠閒、活出自我不盡然就要”慢”、就會不積極進取。
如果能在快與慢之間找尋到平衡點,在積極、快速的行動中帶著一份緩慢、從容的心,這才是我真正想達到的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