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的前一晚,他從冰箱取出一瓶枇杷膏,著手進行他放在心裡好幾天的計畫。
他從一則新聞起了用枇杷膏調酒的念頭:在流感爆發的紐約,一位紐約部落客的女友誤打誤撞用枇杷膏治好男友的久咳,經過部落客的網路宣傳,讓老牌子枇杷膏在紐約蔚為風潮,甚至成了紐約調酒師的新寵。他對於調酒素無研究,但他已依據網路上的調酒酒譜,購買好基酒和材料,想知道網路上對於藥草調酒的風味能「把人帶到另一個平行時空」的誇張形容是否為真。
他在玻璃杯裡倒入琴酒,琴酒的酒體透明純淨,聞起來的香氣很溫雅,沒有刺鼻的濃烈酒精味。小啜一口,他的舌上包覆了柔和的穀物香,絲毫不覺得辣口,簡簡單單的質地,很適合作為基底。而在準備酒譜材料的過程,他認識琴酒最初的製作目的也是為了治病,琴酒的原料杜松子曾經是治療熱病的特效藥,這款調酒竟然是東西方藥草的相遇,多麼有趣的巧合。
手邊沒有專業調酒器材,他只能捨棄搖晃混勻的方式,改以攪拌攪勻材料。他將琥珀色的枇杷膏倒入白瓷湯匙裡,加了一點溫水化開後,放入酒杯裡輕輕旋轉畫圓,隨著湯匙「鏘─鏘—」發出清脆的輕敲玻璃聲,琴酒從漩渦中心開始染上淡淡的蜂蜜色。最後他沿著杯壁注入冰涼的蘇打水,製造出了上層乾淨透明、滿是細微的碳酸氣泡,下層則是蜂蜜橘色的效果,最後再擠入幾滴檸檬汁增加層次。飲杯時枇杷膏的清涼香氣最快鑽入鼻腔,檸檬氣泡水和溫潤基酒的融合喝起來非常清爽,尾韻則多了些微的草本口感和回甘,
酒味沒有帶給他想像中的味蕾衝擊,讓酒量淺薄的他忽略了琴酒的高酒精濃度,喝快的他開始感覺有一點微醺,久違的睡意逐漸襲來。在前幾天知曉紐約的新聞後,他的心情受到微妙的擾動,混合著一絲亢奮,令他難以成眠,在床上他翻來覆去的回想起家族裡那樁令他心痛的舊事。身為中醫藥師的外公嫻熟於熬煮祖傳祕方的枇杷膏,曾經為親友和慕名而來的人們熬煮治聲止咳的良方,自年幼起他也一直受到這個熟悉味道的守護,從不曾像某些來求治的人,因為久咳而蜷縮起雙肩以保護疼痛的前胸,身體像是氣球消了氣一般的虛弱。
他能清楚地向大人解釋藥材功效:枇杷葉可治肺胃之病、陳皮理氣化痰、川貝母能潤肺、蜂蜜止痛潤燥,更是讓草藥變成甜蜜的魔法。在枇杷膏裝瓶至七分滿後,外公會讓他幫忙舀起一大匙白色的川貝母粉,像山丘般堆在枇杷膏體上,再旋緊上蓋。買回枇杷膏的人,要用筷子將貝母粉攪拌進枇杷膏裡,隨著攪拌,瀰漫出的藥香更加濃厚明顯,用藥的紮實講究就不言而喻了。
幾年前外公突然被檢舉私自代煎藥品,是鄰居對於熬煮枇杷膏的強烈氣味感到憤怒,或是對於祖傳秘方受歡迎的妒忌,他不得而知。但外公差點入獄,原有的讚美變了調,他所見的是老人家的脖頸低垂顫抖,家人臉上浮著陰鬱的表情。由於管理單位無法擬定後續輔導或是規範的法則,家人決定從此不再向外界提供這款保養補品。
不可思議,這是他對於紐約新聞的感想。畢竟他的周圍沒有人會再驚訝於藥草的療效,太過家常的療癒陪伴,引不起對於藥草的敬意。這幾年,他聽聞中藥界恐懼於自身傳統的學問會漸漸隱沒在西醫勢力之下,不時透過集會抗議,想博得社會的支持。因此當他看到新聞網頁下方一條條留言稱許老方子的奇效時,他苦笑起來,若非透過外來新鮮觀點的加持,在許多人的眼中,我們不就只是在喝加味的蜂蜜嗎?
將手中這杯飲盡,調酒猶如一個戴著華麗面具,卻隱藏了利爪的生物,預備牢牢的攫住他。入喉之後,酒精彷彿轉化成沉重的水銀,潛入他體內掌管知覺及動作的每根神經,將他沉沉地種在沙發上。他在陷入昏睡前最後一個念頭,是天亮後直奔外公那裡,他想用一則有趣的新聞向外公交換一瓶新熬製好的枇杷膏,同時他也將端上閃耀著枇杷果肉色的這款奇異調酒,和外公好好的乾一杯。
(字詞:枇杷膏、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