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台北日日的機車騎士,要能深諳大小方形街區裡的錯綜單行道、一或二段式的左右轉,要能搶黃燈、走地道、上高橋,偶爾態度冷靜與大車緊貼鑽巷、或溫文儒雅與百台機車同時起步出發,都該是非常自然地。
騎士不怕風塵僕僕,最怕超過預定時間的繞路──雖然,經歷多次實驗失敗是必須地──後來你就明白,那幾段看起來清靜無人的小路為什麼特別不能納入,因為它僅是清靜,無人的緣由當然是多花了其他善計算的騎士們幾秒時間而被捨棄;而這條高架與另條橋墩看似殊途同歸,為什麼那條又會成為著名的台北車流瀑布,當中肯定都有巧妙之處。
你的意志堅定,然而思緒飄忽,好在右手握力形成的小漩渦再度熟悉地帶你兩秒向前又衝過一座被精密計算過的紅燈秒數,接著若能閃過總在下個三叉路口右方插入的藍色發財車、和下下個鬧市窄弄排隊出閘的黃色計程車隊,你的騎士旅程將抵達最後大關前可以喘一小口氣的,灰色待轉區。
若是公車不要來鬧就好了。上橋前總在左方視線隱約現出的傢俱行門口那組青色沙發會和這句話重疊在腦海裡,是戰鬥前的最後餘音。
一上橋就該尖銳如箭噴射!穿過加倍強力的風的阻擋,搖晃的車身抖落塵埃和水霧,然後吸附上更多。嘈雜中似有浪花聲,比鄰的大車小車一會兒超越、一會兒落後,太陽那麼大,不能鬆懈啊──突然間「乒乓」一聲──你先低頭確認踏板上的包包,左右掃過動態車景,在短促的茫然中發現,啊,右後照鏡的風景消失了,但你不能回頭,只能匆匆地混在騎士間下橋,忘記圓圓的鏡面還碎在橋上。
少了一點重量,輕輕地你在下橋後拐了個彎,走進公司完美打卡,一秒不差。
「一樣的月光,一樣地照著新店溪──」身為一名不夜城台北的機車騎士,在黑暗裡循著黃色燈光,徐徐車過溪河嘻笑眼眉般的弧度,不自覺在安全帽裡唱起這首歌也是理所當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