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課作業:從第一周作業的5個具象和5個抽象中,各選一組,利用它們分別創造一個故事,故事裡頭要包含輕與重。要注意這輕重是否有符合原來第一周所寫的設定,算是第一周所寫的事物的拓深思考。
具象:剩1/2氣的籃球:充滿氣的籃球,飽滿富有彈性,打上去還有響亮的聲音,有種往上力量與活力,掉在地上還會彈數次。但越少氣在裡面,用手抓則會凹進去,缺乏一種觸摸流暢感,而且在凹進去的順間就會感覺沉重,好像喪失活力般的,會聯想到無力及空虛,瞬間沉重很多。若是想到他沒辦法發揮功能,瞬間就變得更重了,好像就要拋下他,只能丟在地上。
抽象:靈魂:靈魂已經是抽象,感覺不到重量,若是失魂,連沒重量的東西都失去就更輕了。但詭異的是,只要說有靈魂上去或是灌入靈魂,好像有甚麼東西裡面變不一樣,會有加重感覺,或是有甚麼衝擊要出現而變重,或是裡面密度增加了的錯覺。
《輪椅》
女孩小腿有些纖瘦,皮膚邪白而無血色,但跟男孩相處時卻溫暖了些,有笑容而多些溫度。她開心有他的出現及陪伴,兩個人一同進了國小操場,這操場是給小朋友用的,小小的,但這樣讓女孩比較舒服自在,走起路來不會太累。
「這樣的小小,讓我們距離也變的小小」,她在內心竊笑。她講很多很多話,他靜靜地聽並些微回應,女孩感覺男孩專心在她身上,是個傾聽我的人,有些溫柔,細細竊笑。
走著走著就換去操場旁的石梯上講話,男孩則拿起手機看看看,滑著臉書、信件及Line訊息,她不太想看手機內容就看著操場講話,他一樣的回應但慢了些,她就讓他好好用手機,視線餘光注意到籃球場有顆籃球!三個月沒碰籃球,國小的籃框比較低但還是可以玩,女孩邊走邊想。
拿起來發現球好像有些沒氣,估略剩下2/3,還是可以投籃跟拍打的。在這邊打了十幾分鐘,發現這樣打起來好累,感覺一個人,而且球彈不太起來,投球手感也完全不對,只是少一些氣就影響那麼大啊……籃球落地聲悶悶響,這可能只剩下快1/2氣嗎?
她想起這三個月經常自己一個人推著輪椅去醫院樓下公園走走的時候,那種一個人的孤獨是一樣的,雖然身邊也是有其他人在散步,但感覺只有自己一個人,身邊都沒有人,也不是人,周遭聲音像是雨大聲落的無意義,卻又打在心中感到悶沉孤寂。
「好洩氣,這籃球也是這樣無力!」
她慢步向廁所,沖手洗掉黏膩感,也洗洗臉讓自己爽快些。接著她想起男孩,看他完全都在用自己手機!不是一個體貼的人嗎?
她想起在醫院看到某位老人坐在輪椅上面,也是毫無生氣,連人的活力或反應都沒有,很難當作是一個人,根本沒留意有這人存在,反是後面外國僱傭呱拉譏哩的跟同國人聊一堆。若不是有僱傭,會以為這輪椅上甚麼都沒有,隱隱約約只能看到個形體,但實際上裡面已經沒甚麼力氣,好像連意識都沒,連靈魂都失去就讓人感覺更輕,好像隨時就要飛走。
女孩心想:我剛剛走操場的聲影不就像是那外國雇傭嗎?我自己以為跟我的人一起在聊天,但其實他只是坐輪椅老人?我以為我很開心的在聊著,只是在對著某個不存在的人!但真正存在的卻是如此讓人洩氣。
「天啊!好想死喔!」她對自己罵一句,她嚇壞了。但突然發現自己跟那輪椅老人比卻又多活力,自己可以推著輪椅走著並東看看西看看,康復後也恢復正常而擺脫輪椅,還能回到正常生活並且打籃球。並不是無力無助,自己要甚麼可以去行動!一次深呼吸,充滿力量的往校門離去。
男孩抬頭想起女孩但甚麼都沒有。看到籃球場一顆籃球,剛剛聽到聲響是女孩打球,就去看看但也沒半點聲響。他一腳踢開籃球,飛不遠,聽聲音沉悶就心中惱火,「我討厭她」,男孩拖著底部前方磨平的鞋子,緩頓的磨過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