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點才需要出門工作或上課,我卻習慣六點多起床,盥洗、更衣、收拾需用物品、吃早餐,簡單的幾個動作間都夾雜了長長的發呆。晴天時看陽光、雨天時聽雨聲,讓溫暖的餐食井然從食道滑進胃裡;縱使「遲到」這個狀態會給人壓力,但早點起床就能能輕盈緩慢的出門。
在外時我鮮少主動發言,我喜歡聽、喜歡觀察,點滴徐緩的蒐集資訊。看看別人說話時的表情和語氣,看看那些精心妝點的髮型、裝容或飾品,又或者看看大家用的3C產品的品牌及款式,形形色色的樣貌帶來形形色色的樂趣。
當然,日子總有出錯的時候,記錯時間、弄錯地點的烏龍偶一為之,這時生活的步調變從行版轉換為快板,時限滴滴答答的逐步逼近,行事目標只剩要比倒數計時的沙漏早一步抵達終點線。
這樣的性格如何影響閱讀與寫作呢?如同觀察生活那般,我喜歡在實體書店悠遊、隨手買下可能用得到的書,然而,我讀的進度很少、很慢,永遠比不上添購書籍的腳步。
也如同閒適的吃下一份溫暖的早餐,閱讀的速度不急,同樣的也是想要緩緩咀嚼內容,看熟了、看仔細了再往之後的章節獨去。
至於寫作。約莫是性格中難以滅除的劣根性,我似乎永遠在與沙漏爭戰,總在最後一刻才開始,搶著比時限快上幾分鐘抵達終點線。
不過,也因著慣於蒐集材料,所以很僥倖的,多數的時候都跑贏了時限,只是急就章慣了,內容泰半留有極多的潤飾空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