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很會胡思亂想的人,而且到死為止都會這樣下去,現在才知道想像力原來也跟年紀有關,跟訓練更有關係。
我的想像力的高峰期應該是在大學那時候。孤立的環境,不受家裡拘束,又暫時不用太煩惱現實問題,自己一個人好像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就開始猛看學校可以免費借的電影。什麼電影都看的情況下,也就開啟了我對故事的想像。尤其是現在特別流行的開放式結局,我總愛幻想接下來故事會怎麼發展,男女主角會在一起嗎?會不會又遇到什麼現實上的阻礙……越想越多,我甚至會忍不住寫下來,因為我覺得我想得太好了,應該要讓大家知道我有多聰明。可是這世界上又沒有願意幫我做這種事,我只能親力親為。
這招屢試不爽,每個禮拜五下課後的空閒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屁股一坐3、4個小時也不覺得累,知道的朋友常說我從咖啡館走出來,臉上都會帶種莫名其妙的微笑。
但這招從我進入忙碌的工作生活後就沒用了,無法兼顧休閒與工作,我只好放棄看電影跟寫作長達2年的時間。電影還是有看,但常常疲憊得看完就睡,寫作就更不可能了。我本來以為休息可以調整身心,但也許我休息太久了,現在我連看到空白的稿紙都會躲避。
我試著找回它們,但我不再這麼悠閒,我也不再是從前的我了,對現實理解更多,考慮更多,道德標準更多,限制就會更多,想像就會受侷限。我焦慮地去找更多的書來看,找更多的電影,擴充自己的知識,但這都是別人的東西,屬於我自己的想像卻無法從知識中迸出火花。
我還在跟想像搏鬥,是該用以前的老法子培養呢?還是找另外的方法?我只知道我只能持續寫,等到連寫也幫助不了我留住想像的時候再說。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