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撇下繁雜的工作和責任的綑綁,以為夢想中的自由唾手可得,然而真正進入渴望已久的狀態,遠走高飛時卻總是無法心安。她像是失了準的羅盤,仍然旋轉,卻無法定向。既無法安歇於某個角落,也不能盡興徜徉在迷失的快感。社會是充滿座標的,你是誰由各式各樣的問題和答案組成。生日?星座?學歷?工作?家庭背景?婚姻狀態?她覺得自己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暗示著她認為現在的自己並不完整。曾留職停薪半年去自助旅行重新找自己的朋友,知道她離職後,沒有太多鼓勵,只淡淡的說:「不要搞到日夜顛倒,生活還是要照顧好。」那時她還不懂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她對自己能把生活過好這件事信心滿滿,而健康生活首要之務就是早起。她一直最喜歡早晨,過去要準時上班的日子,她會特地在騎上摩托車前,站在公寓門外五分鐘,只為了沐浴在陽光下。當旅行了一億五千萬公里的太陽光,不遠不近恰恰好來到了地球,灑落在她身上時,就像是一百萬個輕柔的擁抱,細心地穿透她的衣服,進入她的毛細孔,提供溫暖無比的能量,讓她感覺內在又恢復韌性去面對一天的挑戰。
離開工作後,再也沒有趕打卡的壓力,睡覺時間卻也失控地不規律了起來。沒有太陽的夜,躲在暗處的不安焦慮浮現腦海,越想逃離越是被陰影籠罩,思緒畫面不斷切換,像是壞掉的電視機不受遙控器的掌控,想關也關不掉。於是,好不容易熬到清晨,覺得快要入睡時,那些原本看來溫柔親切的黎明晨光,搖身一變成為帶著權杖的使者,無聲卻又如此明瞭的大肆宣告:「汝不可虛度光陰!」原本沉寂的房間,頓時充滿神聖莊嚴的氣氛,迫使她不敢再賴在床上。那些帶著太陽諭示的使者,將無形的責任感灌入她的體內,更引發內在的罪惡感。她發現,當擁有外在的自由之後,內在的綑綁反而更無所遁形,同樣常在的太陽,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形貌。
她納悶,自己為何被一個遠方的物體操控著?是否該想辦法擺脫?但又懷疑,自己是否真能擺脫?陰天,當濃厚的雲層阻擋了太陽直射,抵達她眼前的是散射後的白光,既無法增加溫暖,還把身旁的景物上了冷凝的色調。那樣的日子,她擺脫不了沉悶的心情,行走的腳步趨緩,如同太陽被隔絕於我們之外,她的心也無法遠離憂愁。
有人說:「我們的科技將讓我們不受太陽影響。」發電機能供應能量需求龐大的日照燈,即使是夜晚我們仍能佯裝自己生活在陽光下。但我們只是在耗費地球蘊含的能源,越來越多直到用盡,那時才會意識到太陽的給予如此最珍貴。可惜太陽無法被收藏,它永遠只在當下,前一秒的能量和下一秒不同,看似常在卻飄忽不定的令人無法捉摸。因此,人們又開始著手設計能保存太陽能的設備。在不承認太陽的重要,又急於保存它的這點上,她覺得人們充滿矛盾。
能不開燈時她就不開,若有自然的資源取用,何必用電?環保反核的觀念深植她的腦海,白天時她索性把房裡的窗戶拆下,少了玻璃、紗窗的反射折射,光線可以直接照到房裡二分之一的空間,再透過折射讓整個室內明亮起來。天氣好時,帶著微黃色的光束是她最好的伴侶,她在房裡一個人看書、寫作、打掃,卻從不覺得孤單。她不知道若太陽死了,自己將何以維生?它應該不會突然消失,而是能量漸漸衰弱,緩慢的暗淡下來,而我們則像被溫水慢煮的青蛙,感受不到太劇烈的改變,只感覺越來越暗、越來越冷,最後活在一片漆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