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思考自己性格中的快或慢對寫作與閱讀的影響。」當一碰觸到這個題目時,內心所關注的,並不是性格的快慢,而是自我與寫作的關係,所以自然而然的,冒出的思緒全都縈繞在後者。隨後發現,我並不清楚,我的性格落在快,還是慢,或者,該如何將我的性格定義在哪一端。所以,接下來的段落,仍在思索自我與寫作之間的歷程,但也開展了我對性格快慢的思考。


當我閱讀到卡爾維諾說的土星特質:憂鬱、沉思、孤獨,我驚覺,這正是我所認同的自我本質。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觀看自我,一個人的性格,不再只是外向跟內向之二分。內心之撼動,勾起了長久以來對於自我的疑惑與不安。


小時候,相形於姊姊個性的奔放、熱情,我都會被形容成內向、害羞。不知怎麼的,一直為此感到自卑,好像,個性內向害羞是一種罪似的,總覺得,不如姐姐。想像姐姐那樣,可以和人們都熱絡、歡愉的聊上幾句。當時,在我的世界裡,善於交際是人們所認同的指標,我的價值觀就此順著走了下去,不只如此,我也開始逐漸將自己塑造成那模樣。


於是,在大學時期,當環境變得自由、開放,得以接觸更多元的人群,我的內心便不斷的產生衝擊與拉扯,一而再,再而三,噩夢般的纏著我。因為,我無法企及那個虛無飄渺的理想境界,永遠都在和週遭的人比較,這場比賽永遠都比不完。才發現,我從沒了解自己的本質是什麼,也因此,很沒自信。


現在,我走出了那迴圈,回歸我的本質,可以開始安份的做自己。中間的變化,一時很難釐清。但我確信,寫作讓我更接近自己。在寫作的狀態中,必須獨自面對自己,褪去所有他人的耳語,然後,好好的跟自己對話。


我想起,卡爾維諾說的文學的價值:「文學的功能便是各種不同且本來就不同得事物之間的溝通的橋樑,不去鈍化事物之間的差異,反而去突顯彼此的不同,遵從書寫之語言真正的特性。」不僅是事物之間的差異,連「人」的差異也是,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不會只是被單一的價值所框架住,而我從中獲得了自我展現的空間。


我的性情造就了我對寫作的忠誠,喜愛獨自在感受中、思緒中翻攪、品味,不斷挖掘生活中的繁細的珍貴的事物,不斷琢磨自己的生命,再透過文字留下痕跡。沉浸於思緒的大海裡,醞釀,然後靈感乍現,捕捉,再將她落為文字,是一種溫和蘊藉的過程。這些文字,成為我生活的結晶,像在沉靜的、深沉的宇宙中的一顆顆星星,而我就是那小宇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llbooks 的頭像
    smallbooks

    初級寫作班祕密基地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