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

 

我想我們每個人在開始學習識字就開始學習閱讀,但大部份都挶限在考試或是為了取得某種資訊而讀。這兩天在回想自己的閱讀經驗,什麼時候才體會到不為任何目的閱讀,感受到書本裡的每個字句帶來的感動,才發現自己讀的書真的很少,而且沒有什麼文學名著,或有名的著作之類。

 

國小的時候,會看著那種國字旁邊有注音的書,西遊記、中國民間故事,特別記得有一篇叫孔雀東南飛,不知為什麼現在還特別記得它。還有去逛科學博物館吵著要的科學小實驗之類的書,有一篇如何自制手電筒,那時候充滿了好奇心拿了厚紙版、小燈泡和電池,動手做了起來,還躲在棉被裡試自己的手電筒成不成功,颱風來的時候停電,希望自己的手電筒可以派上用場。

 

國中時期,現在沒有任何的記憶,可能除了上課之外,下課就去補習,不然就是看電視,真是空白的一段歲月。

 

高中的時候,表姊會去租言情小說回來看,所以也就跟著看每一部都差不多的浪漫故事,女主角可能在那個路上撞到了一個年輕多金長的又帥的男主角,發生一連串的巧合然後就在一起之類,看前半部中間不看也可以知道結局,現在想想真的很沒營養的書,但很符合當時少女情懷的心情。

 

有一次有書商到學校擺攤銷售書藉,就買了兩本書回家,還記得是新潮社出版的弘一法師傳奇和風流詩人徐志摩,應該從這兩本書開始才慢慢的改變讀書的種類。有一陣子喜歡光禹寫的一系列和生活有關的故事,從親愛酷爸爸、媽咪小太陽、天天有智慧、昨日的叛逆等等每本書都買回家,因為喜歡裡面家庭成員的互動。有一陣也看林清玄寫的散文。

 

真正看比較多書的時候,應該是上大學之後,種類不限但都是容易閱讀的。

那時候很喜歡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書裡對每個人物明顯描述,和心情的寫照都很深刻,但在閱讀的時候會覺得心情很Blue

 

工作之後有一陣子都不看書,有一陣子書常常都只看一半,是因為無法專心還是過於懶散的生活,我也不太確定,現在喜歡在車上看書,因為最容易專心。

 

之前看書的時候不一定會去注意作者,後來發現作者對於書本有很大的影響,每個作者寫出來的文字都有自己的風格,總有某些作者寫出來的文字會特別容易感受到他所想傳達的是什麼。

 

對於閱讀,我想我還在學習如何「體會」,不過我很喜歡吳念真說的那句話「閱讀最大的樂趣無非是與自己生命經驗相互交換印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llbooks 的頭像
    smallbooks

    初級寫作班祕密基地

    small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