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日本07.14】旅行,從腳下這一步開始出發
下了交流道,往中正機場(彼那時還沒「正名」 …)方向,其他往機場方向車裡的人們是要去接機還是要上飛機,那些要入關的人們,是否和我前往相同的地方?
到機場大廳在國泰航空的櫃檯辦好登機手續,把行李交付櫃檯,秤了它離開前的重量是9.5公斤,九天後的數字會增加多少?那個我正要離開的城市又會有什麼改變?昨天下午離開辦公室前,同事提醒我要注意天氣,因為碧利斯輕度颱風正朝台灣島撲來,在台灣海峽上澎湖已經因為風雨過大,飛機停飛了。還記得去年到日本看萬國博覽會EXPO展覽後,續留在京阪神地區遊覽幾日。返台前一日在旅館遇到許多位因班機停飛而滯留的台灣旅客,原來是海棠颱風正在台灣的海空做怪,差一點我們就要滯留日本。我是沒有風雨無阻必去日本的決心,但是每次出國返國遇上颱風的機率也太大了點 …。心裡打量著,如果真的因為天候延誤了班機也沒關係,因為颱風他總會走的…。
還好早上出門前風雨已經轉小了,而此刻我人也到機場等著入關,看著大廳的電視新聞報著颱風的動向;還有在退休前的最後一場世界盃大賽中,對著全球觀眾「修理」義大利隊的馬特拉齊而獲得一張紅牌的席丹先生,終於在大賽後三天向當時正在收看轉播的電視機前的兒童觀眾道歉,說明了原委,最後他還是得到大家的尊敬。
落地窗外的飛機好幾台已經等候著時間,準備好要送旅人前往他方。
一起同行的Yao隨身行李多了一盒奇美鳳梨酥,這是她準備要到日本走訪書店結交日本朋友的小禮物。台灣的茶葉、鳳梨酥似乎是一項很適合帶出國和外國朋友分享的特產。我只在免稅商店挑了一頂棒球帽,以因應接下來晴雨未定的日本天空。候機時,我翻開一本321元的水越筆記本,從第一頁開始畫下第一筆後,它的將陪伴我這幾日的日本散步,讓我在旅途中有一個充足的空間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2006的飛機餐。 對未屆而立之年又離青春有點遠的我,生活中的旅行是從一本空白的筆記本和黑筆的相遇開始,如果再乘上一台飛機,那會讓我的人生多了些不同以往的思考。
航程距離1058哩飛機上的(素)餐點
在等候登機室裡看到的飛機屁股,覺得它的線條真是美啊!整個人沉浸在即將出國「渡假」的喜悅當中... 。
2005年VLML飛機餐示意圖。 勝!!
2006VLML飛機餐示意圖。 敗!!
明明已經吃飽才出門搭下午的飛機,我還是餓了...。十分期待飛機餐上菜,終於在飛機平穩後上餐,可是這次的VLML (素食餐)實在是沒有記憶中的美味,餐點也變少了…。
台灣良民入境日本的第一筆消費-伊藤園綠茶100円
一下飛機,我們兩個人直奔通關處。去年萬國博覽會時期,日本機場通關大概需要花上一小時左右,而且檢查十分嚴謹,同行的朋友還被要求打開行李箱盤查。但這次的通關就蠻順利的只花了大約20分鐘,但中間還是發生小插曲。我過去在學校上了十年的英文課究竟還是無法聽懂日本海關人員的英文「人聲發音」。還好我們護照上都有入境日本的紀錄,又長得不像匪類,海關人員只好假設我們都是台灣良民,確認後就讓我們通關入境日本了。
お~いお茶 綠茶 /紙パック 250ml 標準小売価格 84円(本体価格 80円)
去年來日本時,最喜歡的街頭景象就是自動販賣機。很多在生活中突然需要的日常用品幾乎都找得到專屬的販賣機,深夜的街頭巷尾就置放了好幾架,也提醒人們回家的方向。
我們出關後要往京都的轉乘月台途中,看到手扶梯旁的飲料販賣機裡有我最喜愛的「伊藤園綠茶」,實在是不管販賣機的飲料在機場這一區真的很貴,心裡就想即刻喝到日思夜想的的伊藤園綠茶,Yao不解的問我, 100日圓的鋁箔包綠茶有這麼好喝嗎?她的意思是,100日圓250ml的茶水挺貴的。我說,那是因為妳沒喝過伊藤園啊!伊藤園味甘而不澀,品嚐起來沒有多餘的香料味,喝完一口後茶香的醇味在喉嚨迴盪不已啊!我請 Yao也喝一口,她品嚐完後的表情整個亮起來!彷彿解除了搭飛機的疲累。哈哈!我說得沒錯吧!
從關西空港到京都最精算的購票
在行前,經過Yao的推估,從關西空港到京都車站最快速又經濟實惠的方式就是購買JR-WEST PASS一日券(2000日圓)搭乘JR列車。
出關後到機場二樓的JR服務中心我們要挑戰跟日本JR櫃檯服務人員買PASS,但是我的日文單字還留在台灣過暑假,只好靠Yao出馬交涉。我們兩個慌張的模樣完全就像是把「觀光客」三個字刻在臉上,勉強記得把手指頭拿出來比一比 JR-WEST PASS的字樣,再伸出兩根手指頭,小姐完全懂了!但她說了一大串應該是英文的句子,好像說要拿兩種東西給她確認,我只猜到パスポート(Passport,護照),另一個到底是?!她又努力的試了很多種說法,我們都聽不懂她的口音,她只寫在紙上,啊!原來是要看我們的機票啊!終於懂了,我們三個人都流了一身大汗了 ...。
順利拿到JR-WEST PASS一日券,有效時間到當日的午夜十二點止,離可使用時間只剩下四小時不到,但足夠送我們到京都。拖著行李,走到月台的候車室休息,想到也許應該先打電話到今晚要投宿的 J-Hoppers確認一下。跟日本人講電話,這可比和日本人面對面講英文難度更高。但是京都的行前訂房是用我的名字聯絡的,所以我也很勇敢的接受和日本人講電話的這個挑戰,但是到底該用哪一國語言作為開場呢?還不容我思考,電話已經接通了...。掛上電話,Yao問我沒問題了嗎?我想雖然我的英文不是很流利,但是我的誠意一定可以讓 J-Hoppers的工作人員了解,我們已經到關西空港了,我們正要前往京都!拜託請不要取消我們的房間~。
初見J-Hoppers ,Kyoto
拿著從網站上印下來的J-Hoppers地圖,其實我們已經在京都車站裡頭迷路了。出了車站的剪票口,到底要怎麼從車站的南口出去還真是個挑戰。看著車站的平面圖登上了手扶梯,去年初抵日本京都的景象又回來了,對京都的第一個印象都是京都駅 裡車站與百貨公司結合的熱鬧景象。京都人一開始並沒辦法接受這個突兀的建築物破壞了他們的天際線,的確它的建築和那千二百年的古老京都有很大的對比。車站二樓的mister donut還在,三樓的百貨公司商場早已掛上打烊的牌子,出了京都車站的南口,是不同北口的熱鬧感,夜間的京都有點沉靜,我們兩個拖著行李背著包包,穿過了三條街仔細對著地圖上的標示,要經過一家飯店、一間廟宇、一個警察局然後過馬路就在義大利餐館的對面。一棟四層樓小巧可愛的公寓,一樓透著微弱的室內光,推開門,打了招呼,很高興我們到了 J-Hoppers。但沒有高興太久,今晚暫住四樓,沒有電梯,只能自己扛行李上去…這就是自助旅行。領了鑰匙,拉開和室的門推開窗戶,那是京都夜晚的聲音。
京都夜裡的一個旅行夢
方寸斗室是我們在京都的第一個夜晚,經過了數小時的舟車移動,一間小小的可以安頓我們身心的空間,在拉開紙門後的完全京都風味的房間。
推開窗戶,讓京都的涼風進入屋內,我的假期開始了,看著京都的晚上,過去的二十多年的經驗全部都讓它留在上一個落腳處,假裝自己的人生在這裡將重新開始。
在這個晚上,我做了一個京都的夢,我夢見我們的旅行開始了。
找旅伴就像找雙適合的鞋子,有時候寧可穿舊鞋舒適一點,也不要冒險穿新鞋最後把腳弄傷。
或著是在旅行出發前,先把新鞋踩在腳上,試試彼此的契合度。習慣找旅伴還是會從認識的朋友開始邀請,彼此有一定的認識基礎。雖不見得一定能避免旅行中的紛爭,但是出門前的心理建設是一點要溝通的,這樣才能一起體會旅行的意義。
【2006日本07.15】早安,京都!!
◎早餐前的散步
一早,推開窗看見四樓的京都視野,眼前可見到挨著J-Hoppers的民房瓦片屋頂。星期六早晨八點未到,街道自然是寧靜的。下三樓小盥洗室梳洗後,換了輕便的外出服,拎著隨身物品到樓下去,準備外出用早餐。J-Hoppers有簡單的門禁,早上八點前的大門是只出不進,我和Yao有默契的交換了眼神,舒適的早晨就在門外,那麼便去散步順便買早餐吧!走出J-Hoppers回頭才看清楚玻璃窗上的字樣「J-HOPPERS KYOTO Guest House」,抬頭還可以瞥見二樓用餐交誼室裡靠窗的大桌子和牆壁上張貼的世界地圖,而我正要往我人生的旅行地圖邁開一大步,雖然我不過是散步在一個陌生國度的晨光裡,心底除了升起矯情的激動,竟還有一種滿足,因為我的人和靈魂的的確確踏上了旅途,休假前大加班提早完成工作的辛勞在這一刻全都昇華了。
昨晚路上瞧見對街上有家便利商店,朝那方向過去,早晨的陽光把無人的街道照的極為閃耀。路旁有一家小小的可愛的麵包店,架上的麵包都是早晨剛烘焙出爐的,小小的店鋪裡並無法容納很多顧客,恐怕連轉身取麵包都有些困難,但麵包的香味卻極為濃郁,老闆娘的笑容也快把我們融化,我選了一個杯子蛋糕和一個水果派付錢,走出店鋪時,不曉得老闆娘有發現這兩個ㄚ頭是異人[1]嗎?
◎京都風景存於街道上
走回便利商店,自動門開啟的叮咚聲以及襲人的冷氣放送,大致上與台灣便利商店擺設無異的所在讓人在旅途中多了份安心感。一次一次在異地旅行中才慢慢釐清那種我很難向第二個人解釋的某種旅行/流浪時所產生的矛盾性。平常一周五日的工作時間,我們之中大多數都身處在製造規律的運轉模式,盡工作上的、家庭的、關係上的種種責任,身邊的風景日日如一,早就失了新鮮感了;外出旅行流浪就是想要/期待過著和平日不一樣的生活,處處嘗鮮無非是想看盡新奇的人事物,但在陌生的國度走著,一轉角見到招牌上有熟悉的文字還是會覺得很美好,用餐時刻一方面要抗拒選擇熟悉的大眾化速食口味餐還要提起勇氣和頑強的胃袋來品味當地的食物,但是見到了彷彿打早就有人在前一步打點好每幾個轉角處就能看見的熟悉商店招牌,心裡頭的安心感與空間地域交錯的海市蜃樓感相伴而出,面對陳設或商品與家鄉無太大差異的便利商店,總是會錯估靈魂與肉體的距離,再怎麼地,安慰自己還是安然的在地圖攤開可以指出的國度,沒在家鄉以外的世界失去了方位。也因此,夏天的旅行中,散步累了的我們,還是會往顏色鮮明,窗明几淨的便利商店門靠攏。在一個假若熟悉的環境中,瞬間恢復遊興,順道在這空間裡比較台日商品的差異。
早餐沒有豆漿也接受牛奶的我站在冷飲區的架前,看著日文漢字夾雜的商品包裝,到日本也好嚐嚐平常在台灣沒辦法買到的食品。一眼看到我能唸得出品牌且在台灣不常見的「明治乳業株式會社」,端詳包裝上我少數能辨識的日文字確定是鮮奶,但一般台灣賣的鮮奶紙盒包裝的色彩多是紅色為主,如果出現藍色系的,那多半是低脂或是少脂等我不愛的「特殊萃取牛乳」,但看到紙盒上標示的生乳100%/成份無調整,還有這款牛乳的名字是討喜的おいしい牛乳,就決定是這個啦!
明治おいしいココア
(明治おいしい牛乳Package,2001)
設計師:佐藤 卓Taku SATOH(佐藤デザイン事務所)
網站:http://www.tsdo.jp/
〒104-0061東京都中央区銀座1-14-11銀松ビル4F
Phone:03-3538-2051/Facsimile:03-3538-2054
tsdo@tsdo.co.jp
我喝的是400ml的明治おいしい牛乳,在便利商店的冷飲區架上看到的時候,竟然感覺一陣熟悉。印象中這設計好像是出自名家。回來後查資料,才發現這個設計是佐藤卓先生的作品,藍色系的使用在成排暖色調的牛奶盒中更為注目。在他的事務所網站上可以看到他做的商品設計都呈現十分簡潔明確的視覺感。
早餐買到了,但實在不適合就立刻蹲坐在路邊食用,我們就這樣拎著營養早餐組合,踏出日本散步之旅第一回合—京都街道篇。
投宿附近的這一區環境真的是非常吸引人,J-Hoppers的左邊是一間小小的居酒屋,右邊有一台販賣機,裡頭的商品是在台灣不常見到的飲料和有趣的包裝,色彩繽紛亮麗,讓人多看了兩眼。販賣機真可說是日本街頭的風景之ㄧ,總是在日劇裡看到只披著大外套的女主角從獨居的公寓裡踩著拖鞋下階梯跑到巷口處停下來,投了兩枚硬幣,吭噔一聲,彎腰拿取飲料站直身的同時也把飲料湊在嘴邊大口飲下,同時間我們也隨著影中的人物感到身心都舒暢起來,更勝於自己親身體驗呢!但日本的自動販賣機真的非常的多也多樣化,看到網路上有人做2005年統計分布在日本各地的各樣販賣機的數量就將近100萬台,而且販賣的商品更是從常見的冷熱飲料、報紙、香煙到電池、甚至拉麵(不是拉麵券唷!)、還有剉冰…,這可真叫人驚奇。雖然2005年到日本參觀萬國博覽會時已經見識到日本的自動販賣機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的奇蹟,但同樣的販賣機商品卻會因為擺放的地點不同而反應在價格上,以我最愛喝的伊藤原綠茶鋁箔包裝來看,價格從130日圓到210日圓不等,但最省錢的還是走到超級市場的飲料架上自己取下付帳,所以在街道上販賣機裡陳列的飲料罐商品們,還是讓我只透過相機鏡頭去感受一下日本的消費設計力吧!
◎有聲的住民—烏鴉
七早八早的街道上,週六的早晨,路面上連車子都不多。安靜的一條路上,傳來響亮的聲音,抬頭要仔細看清楚聲音的來源,卻又停止了。站在有如五線譜的電線上,著黑衣的使者,或聚或散的分布同在一條線上,如果把這景抄成樂譜,大概是咚咚咚的聲響吧!台灣人將烏鴉視為帶來不吉利的鳥,或許也是因為牠們成群停駐時所發出的呱呱聲極為刺耳,但此時我看見的這片有烏鴉和電線桿的天空,卻是十分有趣,看久了錯以為這些烏鴉其實是街頭電線桿上的其中一個配件,直到牠再度呱呱叫著然後展翅飛走。目送牠們離開後,我們繼續走著,看著這些不過兩三層樓高的房子,也許日本的媽媽正在廚房裡準備傳統的日式早餐-味噌湯和飯糰,不會發現庭院前的門口有兩個人在觀察他們家種了什麼花草植物,居然讓路過的人一見到就心情愉快。
路過了郵便局,週六同樣不營業,但是門口貼了張海報吸引我們的目光-兩位機動戰士,就作戰防禦姿勢彷彿要對抗前方的邪惡勢力一樣……,我們兩人都ㄆㄘ的笑了出口……。如果台灣的金融系統也請兩位機動戰士拍照做海報來宣導ATM反詐騙,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吧!
散步一圈回到J-Hoppers,二樓的飯廳已經有幾位住客在享用自己準備的早餐,我們和幾位外國人點頭打招呼,找了張空桌子坐下來享用在京都的第一餐。飯廳內有一個什麼設備都有的廚房,冰箱裡可以放背包客們自行採買的食物,裡頭也有前人留下的食材可自行取用,爐子前面有一個媽媽正在煮麵,大概是聽到我們的交談聲,便回頭出聲問我們「是台灣人嗎?」她們是一對姐妹帶著一個女孩利用轉機的空檔在日本停留四五天,同行的女孩大約是國中生年紀有著秀氣的臉龐,在跟媽媽和阿姨交談是用英語,但是媽媽和阿姨幾乎都是用國語回答她。大約是從小就住在國外的孩子,希望她有一天長大了,能夠認同欣賞自己的原生國家與其文化。因為出國,看到在台灣以外的世界是怎樣的生活,雖然一開始會投射極大的羨幕感,但是回頭踏上自己國家土地的踏實感,會讓人想要好好的珍惜她,就像那些令人羨慕的異邦土地上的居民對待他們的國家和文化的珍惜感。角落的電視機,被剛剛坐在沙發區的幾位西方年輕背包客轉到CNN的頻道,不論我們走到地球上的哪個緯度上,世界還是未曾停止自身的運轉,那麼該看看等等我們要運轉到哪裡去看這個世界了。
Yao攤開她找的京都書店資料,從網路上印下的電腦字體整齊的裁成方塊大小貼在水越的Poem小筆記本上,清楚寫著「7/15:惠文社一乘寺店。」後面還有一行字標示著:「百万遍市集,每個月十五號」
行前的路線百分之八十都是Yao排出來的,我只告訴她,哪些地方我想(再)去,她就把這些地區中能找到的具特色的獨立書店資料整理好,對我來說,京都這地方前一年走的路線是以世界遺產為重點,所以許多著名的景點例如清水寺、宇治、平等院、金閣寺等都去過了,最後因為時間不及沒搭上嵐山小火車,但這次再訪京都前我告訴Yao,只要有排一個半天讓我到宇治這個地方,其他路線怎麼走,我都可以。而東京則因為壓根沒去過,我就只抄了吳東龍寫的《設計東京》裡提到奈良美智在東京表參道的A to Z CAFÉ店的地址,其他的打算讓自己在散步的時候發現。所以抵達日本後,我們兩人的分工中每日行程管理是Yao,我很佩服她,行前的功課準備的極仔細,京都市巴士的路線圖幾乎已經印在她的腦海裡,好像她才是去年來過京都的人。而我的每日工作基本上是處理晚餐的熱食,當然尋找離住宿地點最近的超市或商店這種有關方位的重責當然也是Yao一手包辦。在我用完美味幸福的早餐後,Yao果然已經安排好今天的路線了。
往京都車站的路上走,我們還是不習慣走路靠左邊,扭捏的不協調感,讓我覺得自己有些像童話裡的愛麗斯從繪本裡走出來。
京都車站南口入口處類似台北捷運站的地下商店街,人來人往。穿過車站到北口處外的服務中心,先買了京都市巴一日券,和服務人員要了一份日文一份中文(簡體)的路線圖。對於初到京都的旅人來說,如果體力不足以步行遊覽京都,就花500日圓買一張巴士一日券,就能遊覽京都市區裡大部分的著名景點。台北也是一個公車運輸系統十分發達的城市,如果也能規劃類似的旅遊地圖資訊,我想應該會讓台北成為背包客更能自由旅行的城市吧!
從後門上了公車後,坐上位置,開始以160公分的高度遊覽京都市區,在這樣的城市裡,用面孔的顏色不足以分辨彼此,但是在寬敞的人行道上等綠燈通行的,除了行人外還有許多的腳踏車使用者,這在台灣就不常見到了。經過一處百貨公司,門口搭了活動的看台,讓民眾可以上去觀看後天即將登場巡行祇園祭的山鉾車的內部構造。前一年有幸參加觀看祇園祭典的巡行,回來後朋友問我那到底是長什麼樣子?我回答他:「台車高約四公尺,似傳統轎子有蓋,裝飾具特色,有人高木質車輪兩只,車上乘載十數人,分工不同,或發號,或演奏、或唱和、或為精神表現,然移動非以機械,全賴前方數十位壯漢聽號令以繩索牽引,始能表現團結之氣勢。」因為一台山鉾車就代表一個公司商號,所以巡行的時候山鉾車能否順利走完全程可說是關係到它所代表的公司商號在接下來這一年是否生意興隆。
只要七月到七月中這兩週的時間到京都旅行的人們很難不去注意或是感染到祇園祭的氣氛,因為從京都車站開始,經過車站內的遊客諮詢中心,便會聽到祇園祭慶典中出現的單一節奏的音樂或是鼓聲;百貨公司的櫥窗模特兒也換上浴衣,站在祇園祭海報的前面,彷彿提醒我們不要錯過這場一年一度的盛會。
車子來到偏離市中心的地區京都造形藝術大學附近,我們下車後直覺的往前走了五分鐘,卻沒見到該轉彎的街道名稱,攔住了迎面而來拉著菜籃車準備要去買菜模樣的日本老婆婆。前面忘了說,當迷路時問路這件事情也多半是日語程度比我好的Yao在忙著的。老婆婆拿著我們列印下的地圖和地址,原地轉了好幾個方向,似乎她沒去過附近的惠文社書店。看她非常認真的辨認方向,我們倒抱歉把她在買菜的路上攔下來給她看那麼小字的地址,她笑笑地對我們說「大丈夫でし」,順手又攔下一位好像剛買完菜要回家的女士,第二位好心的日本女士看了地址後,轉身比了前面,老婆婆恍然大悟的向她道謝,向我們解釋怎麼走上正途,看我們倆人一頭霧水的樣子,老婆婆就逕自拿著地圖往前走要我們跟著她,就這樣往前走了快十分鐘停下來指了指右邊的路-曼殊院通,對我們點點頭表示,就是這裡啦!我和Yao趕緊堆著笑意向老婆婆深深的道謝,她開朗的對我們揮揮手說再見,又往反方向走回去,我們在心裡模仿日本人九十度鞠躬目送老婆婆回去買菜。
此時的兩個人有點像詹姆士和龐德[2],找到了路開心的走在曼殊院通上。
◎我的京都書房-惠文社一乘寺店
終於看到惠文社(ギャラリーアンフェール)了,一眼,我就喜歡上了。她有兩面對外的大窗,從街道上可以看見裡頭是一座書的場域,沒有台灣連鎖書店會有的超白燈光曬書或是鼓勵消費的說詞廣播,推開門可以聽見門上有銅鈴的聲音,店員在櫃檯上抄寫書目,對我們和善點頭,看過去的書櫃,若是隔開作為走道的書架都不高過人的頭,方便人們取閱,平放的是一落落新出版的書,書檯下有藤編的大竹籃,裡頭是要補充上架的同類書籍,一隻玩具熊笑瞇瞇的看著在這落書區過往書人的閱讀習慣。我和Yao翻書的步調不一致,她能夠認識大部分生活上常用的日文單字,便能津津有味的翻閱日本的繪本圖書,而我繞了一圈後便駐足在設計圖書區開始翻閱大量的…照片。大量的色彩簡單的設計融合在生活中的「北歐設計」系列的書籍佈滿整個主題書櫃,翻閱起來讓人想預定下次旅程就前往北歐體驗一下。從來我到書店去買書,總是相信第一印象的重要,不見得是取決於華麗的封面或是辭藻豔麗的書名,而是內文的編排段落是否易於(我)閱讀,也許紙張的品質還有印刷的色澤才是排在前面,雖然油墨印在不甚平滑的紙張上時散出的味道非常刺激嗅覺神經,但是卻有一種與作者同處現場的錯置感。這回手捧著有北歐臨場感「味道」的書本,腳踏在日本的惠文社的地板上,面對翻開的書頁,自然地直接感覺閱讀的幸福。非常非常的喜歡這樣的氣息,好像回到學生時代一頭鑽入圖書管裡,原是為了找尋寫作業的原文參考資料而來到三樓的外文區,面對不大能順利閱讀理解的文字總是快速翻過,遇到藝術圖像就停下來閱讀,這也算是另一種與創作者的「直接」面對的經驗。
逛書店若讓人著迷上癮了,是絕對無法即刻抽身離去的。
總是走在剛剛已走過的小道上,與諸多思想錯身而過。在拾起與放下間取捨許多,惠文社一乘寺店內若把書架及商品全部撤去大約是八個小小書房[3]的空間,主要的大空間有系統的陳列書籍、或主題書展。通過右側的走道進入另一個空間,內有許多布製商品、衣服、包包、居家雜貨類,還有…麵包。在主空間的後側通道則陳列了許多手作的卡片、手札、飾品、工具材料等,部分是有品牌的,部份可以看出來是自創商品。但這三個空間很自然的融合成一種風格,讓人感覺到在日系的ZAKKA雜誌上看到的生活型態,確實可以從這裡得到一種實踐的管道。無怪乎走進惠文社的客人看起來都像從《散步達人》那類的生活雜誌走出來一樣。
回過神,才察覺已經過了午餐時間。大約生理時鐘還以為是正中午,走出門外再回頭看一眼,才注意看了掛在大窗上的那張海報,是日本設計師皆川明的《粒子》圖。惠文社雖然是我在日本第一個走入的書店,但是卻讓我找到日後再來第三次拜訪京都的理由,我自以為是的在心裡的「視界地圖」放了根小旗幟,將這裡標示成我在京都的小書房。
提著剛入手的書,兩個人談著剛剛各自在惠文社裡的各種發現,Yao在這次旅程中規劃要去那麼多的日本書店,是因為她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開書店本來就很偉大,但是在台灣開兒童書店確實更需要夢想的力量支撐著,所以對她來說這算是一位未來台灣兒童書店老闆的考察之旅,而我也藉此機會以一個閱讀者的角度跟上看看。
◎曼殊院通的萩書房(古書)
往巴士站走,經過來時看到的萩書房(古本屋),因為逗趣的招牌矗立在門口,事實上很難克制不去注意到他的存在。招牌是由兩片木板訂製成的,立在店門口成倒V字型,大概是台灣在十五年前小吃店門口會有的那種招牌,萩書房招牌上的圖形是一位飛踢躍身動作的男忍者,非常有趣。店內雖然空間不大,但是書籍收納的十分整齊感淨,店主一個人坐在裡頭看著書十分自得,等等,招牌上的那個戴眼鏡的忍者和店老闆長得真像…。
今日出門半天,我們像是剛學會走路探索這世界的小孩兒,什麼都想停下來仔細看,但是下午還有三個地方預定要去看看,還是得先填飽肚子。這次到日本,對於飲食地圖我們沒有多加細查,能吃的食物就按照自己的口味去品嚐,沒什麼是一定要吃到的,如果有我這次來一定想要吃到的,大概就是明天要去的宇治通圓茶屋。去年到京都參加祇園祭的慶典,慶典前一天下午我們就先到八阪神社附近看宵山的活動,到了晚餐時間預定要去出國前就先找好的豆腐料理店,看著五公分見方的店家網路簡易地圖,我們在四条橋附近晃遊許久還是遍尋不著,最後我們攔下路人二位,路人先帶我們走一會兒但還是找不到,路人問了附近賣燒酒螺的店家夥計,夥計看了地址,踩了木屐小奔跑在巷道上,追隨他於後的有一二三四五六個人,終於在一棟看起來像一中夜市那帶的建築物類型前停下來,路人和燒酒螺夥計交談一會後向我們解釋,我們要找到的地址在這裡,可是現在這裡經營的是一家Bar,我們原先要找的餐廳可能已經關門或搬遷了。尷尬兩個字怎麼寫我有時候情急之下會忘記,但是當時的感覺還真是尷尬到了極點,我們四個人非常非常的不好意思的向為我們帶路的三位好心人深切的鞠躬。有了去年這一段的前車之鑑,今年我們打算以在地人的心情品味在地人的口味這個原則解決食的需求,好在我和Yao對於吃沒有太大的要求,她只要每天早餐有咖啡,餐後有甜食,對於主餐就沒意見;我只要在外用餐時,剔除肉類海鮮等還有蔬菜菇類就能接受。
未料還沒走到巴士站牌,居然飄起細雨了,該死的是我們兩人早上在離開民宿前看了白板上的天氣紀錄,以為今日20%的降雨不會遇上,但看了商店裏的雨傘價格330円,買了就太對不起躺在行李箱裡的那兩把雨傘,我們決定先在曼殊院通附近找地方吃中餐順便躲雨休息。
◎曼殊院通上的花梨(かりんCOFFEE & GRILL)
來時路上經過的花梨(かりんCOFFEE & GRILL)有供餐,店內陳設很簡單,很幸運還食物的照片直接貼在點菜單上,我點了一個田野蔬菜義大利麵,Yao點了咖哩漢堡肉。去年剛到日本,安頓好後我們逛了名古屋電視塔,結束後準備面對在日本的第一餐,我們四人對於出國還吃麥當勞覺得不可饒恕,卻還是無法決定要吃什麼,最後停在一個招牌上寫著「中華料理」的小餐館前,這家餐館所有的菜單都寫在牆上,只有日文,沒有圖片也沒有英文,我自告奮勇拿著一張大大的小抄,上面大概的意思是:「請幫我準備一份餐,不要有肉片、海鮮、蔥蒜等……」,原本親切的老板娘,頓時間面容變得驚恐,兩手攤開表示沒辦法,我也很惶恐,因為我聽不懂她解釋的一大串日文,囧ing。我只好點了一個以漢字「野菜」開頭的餐,我的筷子在豆芽菜和高麗菜、韭菜的下面,發現了…豬肉絲…。好吧!我會記取教訓的,在日本的餐廳點餐,不懂日文的人還是要知道幾個洋食和主食的日文、英文單字,比較不會出糗。
坐在花梨裡面,可以看窗格外的街道,也可以看見吧檯後的老板娘正把麵條下水煮,煎鍋上漢堡肉正在料理,剛上桌的玻璃盅裡有新鮮的小黃瓜切片、高麗菜絲,淋上了美味的自家調製的醬汁,我的義大利麵來了,灑在上頭的海苔絲還在飛舞著呢!超級好吃,我有預感,今年這一趟,我一定可以品嚐許多好吃的餐點。
◎百万遍さんの手作り市&台灣CAMPO創意市集
轉搭公車前往百万遍的站牌,已經是下午兩點半了。天氣大轉晴下,大約是百万遍距離京都大學也不很遠,街道上出現許多大學生年輕人的面孔,很有趕市集的趣味。跨進知恩寺的手作市集裡,可以看到不同面貌的商品,許多都是在市面上看不到的自創品牌,因此也有人稱知恩寺的手作市集是「藝術家的跳蚤市場」。對很多年輕的藝術家來說,市集是一個可以直接與顧客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了解怎樣的商品才是真正受到大家喜愛,而來往的顧客遇到喜歡的作品也多會不吝惜的給藝術家真心的鼓勵。在買與賣的商業行為之外,更容易在言談中產生伯樂與千里馬的心情。
台灣近三年來也終於從青少年的流行次文化中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台灣現在最具規模的創意市集,應推固定每月舉辦一次的CAMPO為首。自2005年的七月在建國啤酒廠舉辦的「Mixing」,啤酒、音樂、影像、生活剪影其中的盛會,打開了台灣年輕人想要追求非工作非家庭非責任的美好新生活之想望。接著連辦了五場,都以台北為據點尋找適合的場地與適合的方式進行著,慢慢的除了音樂元素外,許多年輕商品藝術創作者也陸續加入,使得CAMPO呈現多元的面貌。2006年在台灣創意市集年的活動主導下,活動的場地跨越了原本固定在西門町的台北電影公園,開始往其他的城市移動,也終於將這股年輕人創作創業的風潮帶往全台各地。
這兩年期間,我參加過幾次的CAMPO,那是會讓任何人都喜歡的市集,很有活力,也充滿夢想,很多的創作者都是一卡皮箱打開,不闇作生意的神情各個專注在手上的創作。
http://travel.kansai.com/sp/welcomekyoto/0412_welcome2.html
http://campolive.blogspot.com/2005/11/campo_25.html
◎比台灣進步三十年的京都兒童書專門店-京都きりん館
(キリンカン)http://kirinkan.jp/
〒606-8202京都市左京区田中大堰町157 電話:075-721-9085
離開百万遍さんの手作り市,順著人潮過馬路,跟著Yao找到了きりん館(Children’s Books)。我深深懷疑,Yao可能有放指南針在身上,不然她怎麼這麼會找路啊!? きりん館創立於1976年,位在一條安靜的巷道,遠遠的看見了一棟樸拙素色的建築,建築上的長方形招牌有一隻長頸鹿,日語きりん音類似漢字的麒麟,但事實上翻譯上卻是長頸鹿的意思,日語和漢字的翻譯及意思還真的是一門學問,因為看見這個招牌的圖像與日文印象更深刻。
如果說惠文社是學藝術、設計人的天堂,那きりん館就是小孩的遊戲國第,裡頭的陳設完全符合小孩的高度,中央有一個大的長桌,桌上有各種可以讓小孩們玩的木頭製安全玩具,椅子也是幼稚園裡的大小高度,小小的店裡,在我們進來後,又陸續進來很多人,有帶著小孩的夫妻,也有提著菜籃的媽媽,或是爸爸單獨進來。在Yao與店員交涉能否在店內攝影的同時,我也發現在書店內有一個小隔間約三坪空間大小,裡頭方便進行說故事的活動,也可以讓小孩兒脫鞋子進去玩耍,裡頭有一位專屬的店員扮演著保育員的角色照顧著神情愉快的小孩兒。怎麼連在日本的小孩都看起來有令人忌妒的幸福?!Yao跟我分享,在日本的兒童被視同為國家須共同保護的「財產」,每一個日本人都有責任讓兒童能夠快樂的學習與成長,並受到適當的保護。的確,所謂的兒童不就是二十年後社會上主要的活耀份子,現在如何對待兒童,在下一個世代來臨時,這個社會就會被以相同的模式對待。如果不是今日到きりん館這一家兒童書專門店,真的讓我很難想像,在三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經對兒童的教育與環境給予如此落實的重視。
相較於Yao在現實社會中對兒童教育環境的積極重視的行動力努力的以簡單的日文和きりん館的店員交流,我則在這裡找到世界文學中的兒童代表—小王子。大約是高中時候把閱讀的嗜好投向課外書籍,因為所學影響,對於圖像的敏感總是長於文字,那時《小王子》這本書被以繪本的方式出版,硬皮精裝的黃色邊條封面的中間是小王子站在他的B612星球上,望著我。如果我能更早一點認識他,也許我會能抓住屬於個性中純真的尾巴,明白立足於人群中也可以不必一定要依附在他人的價值觀裡。隨著小王子的旅行,我也在體驗那些可能發生在我記憶中的對話,練習著以小王子的模式去回答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卻在小王子無法在其他星球上無法隨時欣賞日出與日落的挫折中感受到他的難過,這最單純也正是難以實現的願望,總是會牽動我們內心的角落。我的書架上,有三本《小王子》,所以在きりん館我選一本以章折的方式呈現六面圖案,其中三面是可以取下的《小王子》拼圖書,想著《小王子》的日文版圖書我可以等過兩日到箱根的小王子紀念館再選購,在此就以拼圖書作為在日本與小王子相遇的初始紀念。
◎哲學之道的非哲學思考
乘市巴士「銀閣寺道」下車徒步10分鐘趕著時間,馬上前往哲學之道。上次來到京都,被清水寺的深山之美給攝住,下山後時間不及完全到不了哲學之道天色就暗,那時候對哲學之道的想像是,或許是個綠草茵茵的小山坡,兩旁樹木夾道,還有枯葉隨風起落飛舞,突然冒出一個奇怪想法:遊人們順著坡上的小道走到盡頭,也許該要向哪一位日本哲人銅像行禮後才算完成哲學之道的行程。
但事實上才不是如此呢!在銀閣寺巴士站下車後,並沒有立即見到我幻想中的綠色小山坡,而是先走了一段柏油路鋪設的淺坡後就看到了哲學之道的立碑點,所謂的哲學之道其實是一條臨著古代琵琶湖疏水道鋪設的石板步道,因為一百多年前這裡是日本京都學派的創始者西田幾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最愛走的一條路,隨著四季更迭,在思考的路上可以感受不同的風情,一百多年後的我們,沒有趕上關雪櫻大把的飄落也等不及秋日的楓葉紅掛枝頭,但在太陽即將下山又天氣悶熱的夏季,光是聽聞疏水道的流水聲,看見一點點的綠葉漂在水面上,或被水道間的水草絆住的景象便覺得暑意全消。一路上,在街道商店打烊前可見遊客漸減,踏上哲學之道,從來也不清楚前方會延伸到何處,盡只是享受當下能夠慢慢散步的優閒時刻,還不及思考人生哲理就被一旁冰店商家前的一隻貓給吸引去。那隻貓並不如一般商店的搖手招財貓,而是類似初學步的站立嬰兒高度貓咪塑像,在商店外頭以兩手倚著玻璃落地窗往內窺探的姿態,神靈活現的比搖手招財貓還要有說服力。
回來後整理照片放至網路空間後,有國外網友和台灣的網友留言表示他們在不同時間點去了哲學之道,恰巧也都拍了這一景的其他角度,大家在相簿裡比對照片上的景色,果然一點都沒變,連旁邊的腳踏車擺放的位置也沒少過。我在心裡這樣想:來回移動的哲人遊魂應該也是讓這貪吃態的黃色條紋貓兒給日日陪伴著,而感到不寂寞吧!
回程抬起奔波一日的雙腿,及今日的戰利品,搭上回民宿方向的巴士,天色已暗,天空是湛藍色,清澈而又透明,日落後找到喜歡京都的另一個理由,總是不需花費太多力氣就能求得一片乾淨又寬闊的夜空。坐在巴士上用一個比較高的平視角度看這個城市,離開了原先繁鬧的觀光景點時,猶如經過剛謝幕的劇院,你能夠感覺她今日演出已經結束,一切都等待下一次日出後再次以千年一會的謹慎與初心面對這個世界。巴士往車站南口駛去,街道兩旁的商家也已經打烊歇業,雖然現在不過才晚間七點鐘,懂得休養生息,不論是觀光區還是住宅區皆如此,能夠全日經營的也只有便利商店,即使是日本的百貨業,晚上八點鐘就結束今日營業了,也唯有如此才能夠提供數十年如一日的服務品質吧!但很幸運的是看見剛剛經過的相鄰兩家超級市場還亮燈營業著,也不管現在巴士方位,我們就趕在下一站下車往回走,準備採買今天晚餐的材料。
◎瞭解旅行中的這座城市風貌的另類方法
這兩家超市相距不遠,其中一家是比較小型的,價格上比較便宜些,另一家是連鎖超市,種類較齊全,我們決定在小超市買當季蔬果,在大超市買佐料和乾料。日本的超市大概就類似在台灣的百貨公司地下街裡的日商百貨公司的擺設,在中央及顯眼的地方會有一個冷藏開放櫃,乾料放在走道的內側,一入門口是新鮮的大簍蔬果,日用品在中間的走道區。
最後我們帶走了烏龍麵條、茄子、玉米、香菇、杏孢菇、味噌海帶芽佐料包、還有兩瓶飲料當晚餐。隔日的早餐材料也在這裡購足:吐司半條、富士蘋果一顆、優格三罐、小黃瓜三條、低脂起司片,還有飲料兩瓶。實在是因為超市的飲料太便宜了,所以我買了伊藤園的綠茶和午後的紅茶,Yao則拿了可口可樂和桃子水飲料。
回到民宿已過了住客的用餐時間,使用廚房也就比較輕鬆自在點,花了點時間摸清楚爐子怎麼使用,餐具收放的位置,終於用旅行所在城市出產的食材烹煮好今日的晚餐—蔬菜味噌烏龍麵,另附小菜—義大利香料杏孢菇。完美的晚餐,終於讓今日京都左京移動旅行有了令人滿意
·非飲食行程消費計算點:
· 惠文社 2081円· 荻書房 800円· きりん館 1260円· 百万遍市 2280円
·交通方式:
· 京都市巴士一日券 500円
· 雙腿萬能
·明日備忘錄:
· 出門除了帽子還要帶傘
· 準備大的購物袋,減少包裝用塑膠袋。的結局。
惠文社一乘寺店/ギャラリーアンフェール
〒606-8184京都市左京区一乘寺払殿町10 TEL & FAX 075-711-5919
市バス206番「高野」(北大路東大路通りの交差點)下車 東大路通りを北上し、曼殊院道を右折徒步1分
市バス5番「一乘寺下り松」下車、曼殊院道(京都中央信用金庫角)を左折徒步7分
営業時間:書店/アンフェ-ルとも 10:00 - 22:00※年末年始を除く ※元日を除き基本的に年中無休
萩書房 〒6068115 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里の西町91-3ロイヤルコーポ大同1F075-712-9664
叡電一乗寺駅から曼殊院通を東へ数分歩くと北側にある小さな古本屋。古本屋には、資料的価値のあるような「古書」を扱うところと、現在も流通しているような本を「リサイクル」するところの2カ所があるが、ここは後者寄り。特に文庫が充実。量は普通よりちょっと多め程度だが、新本格系のミステリが多かったりと、質が個人的に好き。値段は普通。
萩書房一乗寺店古物商許可番号/京都府公安委員会許可第8104号所在地FAX 075-712-9664代表 井上賢次E-Mail/kosho@mbox.kyoto-inet.or.jp
【015】060715每個月15號的百萬遍寺市集
【016】060715京都初體驗-逛超市
來京都一定要品嘗京都的蔬果,進超市是最好的方法。
-----------
[1] 「異人」是日本人對在當地的外國人的通稱。
[2]日本電視製作的動物冒險節目-狗狗猩猩大冒險,由名為龐德的猴子和名為的詹姆士虎頭犬完成由飼主交辦的任務。
[3]小小書房是位於台北縣永和竹林路119巷內的一獨立書店,店長為沙ㄚ貓。
標籤: 京都、書店、惠文社、百万遍市集
進階班以及各項課程注意事項
記得去留言版看看有沒有新的公告留言喔!
- Feb 27 Wed 2008 16:51
日本散步旅行書寫0714-0715 / 貓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